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

  • 003
  • 001
联系方式

林海烏木根藝網上博物館

鑫海古沉木根藝展館

館址:深圳市龙岗区布吉景芬路景园D座8E

网址:www.wmgybwg.com

座机:89371976

传真:89371976

手机:13600438383

 

综合新闻
当前位置: > 综合新闻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日期: 2015-02-10
  • 浏览次数: 5712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网友评论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网友评论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网友评论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网友评论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网友评论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网友评论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网友评论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网友评论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网友评论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网友评论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网友评论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网友评论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网友评论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网友评论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网友评论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网友评论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网友评论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网友评论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网友评论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网友评论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网友评论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网友评论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网友评论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网友评论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网友评论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网友评论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网友评论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网友评论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网友评论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网友评论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网友评论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网友评论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网友评论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网友评论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网友评论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网友评论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网友评论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网友评论

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

2012年03月27日 23:20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字号:T|T
4人参与 1条评论 打印 转发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

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(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)3月27日,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,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。

据发现者吴江、李瑞颖夫妇介绍, 3月20日傍晚,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,发现渔网被挂住了,怎么也拉不动。于是,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。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,第一次潜入江中,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。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,第二次潜入江中,经仔细查看,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,夫妇俩激动不已。3月21日,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,共同打捞起乌木,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。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,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。华蓥市文体局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,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。

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,这筒乌木长10.1米,大头直径1.46米。小头直径0.901米;乌木已经碳化,至少也有3000年了,文物价值较高,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。

乌木,俗称阴沉木,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。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,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其形千奇百怪,其状多姿多彩。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,更是宝中之宝。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。(完)

吕美静

[责任编辑:吕美静] 标签:乌木 华蓥 

3g.ifeng.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

0人

 分享到:

更多

4人参与   1条评论(查看) 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网友评论 

共有4人参与 评论1


Copyright © 林海乌木根艺网上博物馆  备案/许可证号;粤ICP备14053792号  URL:www.WMGYbwg.com   地址:中国·深圳
本站部分图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问题请通知我们处理!
建网站维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