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海烏木根藝網上博物館
鑫海古沉木根藝展館
館址:深圳市龙岗区布吉景芬路景园D座8E
座机:89371976
传真:89371976
手机:13600438383
- 作者:
- 来源:
- 日期: 2015-02-10
- 浏览次数: 3035次
千年“阴沉木”变成文化的木材
2007-11-05 来源:新京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
由于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炭化的阴沉木,被认为是最好的殡葬用木材。 |
近日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的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引来了不少买家与媒体的注意。阴沉木,这种因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,由于被赋予了过多的文化意义,而成了一些人崇拜的对象。
近日,重庆某报报道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了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结果引来了不少外地买家意图收购,搞得当地的文管部门大为紧张。
阴沉木,是因各种自然原因埋进陆地上的沉积物中、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。木材之所以会炭化,是因为在沉积环境中,作为木材主要化学成分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因高压分解,其中的氢氧元素以水的形式逸失,碳元素的分量自然就增加了。当然,木材炭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,纤维素和木质素不是一下子就变成炭的,中间会形成许多复杂的过渡产物(如腐殖质等)。不过这些中间产物大多是深色的,所以阴沉木的色泽往往是黝黑黝黑的。
四川盆地之所以多出阴沉木,是因为其地质环境有利于木材的掩埋。在距今1.4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,发生了著名的“燕山运动”。太平洋板块向西碰撞亚洲板块,结果把亚洲板块撞出了许多褶皱,像是车祸后发生变形的车壳。四川盆地就是这个变形车壳中凹陷的地分,东部的巫山山脉则是隆起的部分。从此以后,滑坡、泥石流之类地质灾害就成了四川盆地的家常便饭。滑坡一旦发生,上面的森林也不免要跟着遭殃,最终被掩埋在盆地底部的滚滚激流下面,一层层地沉积起来。可以设想,再过几千万年,所有埋葬在地底的木材都会变成煤炭,那时候四川盆地也许会成为一个大煤田!
在科学上如此简单明了的事情,一旦沾了文化的边,就变复杂了。比如说,“阴沉木”这个名字就容易让人误解,以为它放在水里可下沉,其实不然。在商品材里面,比重大于水的可谓寥寥无几,而且都是产自热带的大乔木(如紫檀、黄檀之类),四川盆地是绝无出产的。在四川盆地出产的阴沉木主要属于柏、杉、楠、椆、枫杨(俗名麻柳)等树种,它们的木材比重都小于水,即使变成阴沉木,也还没有达到可以在水中下沉的地步。又比如说,川渝一带管阴沉木叫“乌木”,而有一类产自非洲和东南亚、颜色乌黑的红木木材也叫“乌木”,《本草纲目》还记载后者可以入药。有人以此乌木为彼乌木,也拿着去入药,结果成了笑话。
由于阴沉木掘自地底,又有着神秘的黝黑色彩,人们难免会对它产生种种幻想,比如把它当成“辟邪之物”。据说阴沉木从明清以降就是最名贵的棺木材料。从材质上讲,阴沉木在埋藏的过程中容易因压力变形,而成为各种古怪的扭曲状,所以它并不适合做家具。除了利用其扭曲的纹理做成工艺品外,也许做棺木就是它最适宜、最符合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用途了。然而,且不说在今天人口众多的中国,用棺木土葬已经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风俗,对这样一种来自地底、最终不过是复归地底的东西,又何苦如此炒作呢?
何止是四川盆地的阴沉木。10月24日《新民周刊》报道,海南的花梨木(在植物学上属于黄檀类)因为家具收藏的带动,也被炒出了“天价”。“目前当地花梨木板材老料(存放百年以上)已经升至每斤9000元。一根板材老料往往重达几百斤,价值数十万元,当地人称之为‘木黄金’。”当一件东西被文化层层包裹,并进而卷进那些由发热的头脑制造的暴风骤雨式的交易之后,产生的状况,就再不是科学所能理解的了!
□刘夙(北京 科普作家)
【声明:本站内容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! 版权所有:新京报社】
千年“阴沉木”变成文化的木材
2007-11-05 来源:新京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
由于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炭化的阴沉木,被认为是最好的殡葬用木材。 |
近日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的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引来了不少买家与媒体的注意。阴沉木,这种因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,由于被赋予了过多的文化意义,而成了一些人崇拜的对象。
近日,重庆某报报道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了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结果引来了不少外地买家意图收购,搞得当地的文管部门大为紧张。
阴沉木,是因各种自然原因埋进陆地上的沉积物中、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。木材之所以会炭化,是因为在沉积环境中,作为木材主要化学成分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因高压分解,其中的氢氧元素以水的形式逸失,碳元素的分量自然就增加了。当然,木材炭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,纤维素和木质素不是一下子就变成炭的,中间会形成许多复杂的过渡产物(如腐殖质等)。不过这些中间产物大多是深色的,所以阴沉木的色泽往往是黝黑黝黑的。
四川盆地之所以多出阴沉木,是因为其地质环境有利于木材的掩埋。在距今1.4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,发生了著名的“燕山运动”。太平洋板块向西碰撞亚洲板块,结果把亚洲板块撞出了许多褶皱,像是车祸后发生变形的车壳。四川盆地就是这个变形车壳中凹陷的地分,东部的巫山山脉则是隆起的部分。从此以后,滑坡、泥石流之类地质灾害就成了四川盆地的家常便饭。滑坡一旦发生,上面的森林也不免要跟着遭殃,最终被掩埋在盆地底部的滚滚激流下面,一层层地沉积起来。可以设想,再过几千万年,所有埋葬在地底的木材都会变成煤炭,那时候四川盆地也许会成为一个大煤田!
在科学上如此简单明了的事情,一旦沾了文化的边,就变复杂了。比如说,“阴沉木”这个名字就容易让人误解,以为它放在水里可下沉,其实不然。在商品材里面,比重大于水的可谓寥寥无几,而且都是产自热带的大乔木(如紫檀、黄檀之类),四川盆地是绝无出产的。在四川盆地出产的阴沉木主要属于柏、杉、楠、椆、枫杨(俗名麻柳)等树种,它们的木材比重都小于水,即使变成阴沉木,也还没有达到可以在水中下沉的地步。又比如说,川渝一带管阴沉木叫“乌木”,而有一类产自非洲和东南亚、颜色乌黑的红木木材也叫“乌木”,《本草纲目》还记载后者可以入药。有人以此乌木为彼乌木,也拿着去入药,结果成了笑话。
由于阴沉木掘自地底,又有着神秘的黝黑色彩,人们难免会对它产生种种幻想,比如把它当成“辟邪之物”。据说阴沉木从明清以降就是最名贵的棺木材料。从材质上讲,阴沉木在埋藏的过程中容易因压力变形,而成为各种古怪的扭曲状,所以它并不适合做家具。除了利用其扭曲的纹理做成工艺品外,也许做棺木就是它最适宜、最符合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用途了。然而,且不说在今天人口众多的中国,用棺木土葬已经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风俗,对这样一种来自地底、最终不过是复归地底的东西,又何苦如此炒作呢?
何止是四川盆地的阴沉木。10月24日《新民周刊》报道,海南的花梨木(在植物学上属于黄檀类)因为家具收藏的带动,也被炒出了“天价”。“目前当地花梨木板材老料(存放百年以上)已经升至每斤9000元。一根板材老料往往重达几百斤,价值数十万元,当地人称之为‘木黄金’。”当一件东西被文化层层包裹,并进而卷进那些由发热的头脑制造的暴风骤雨式的交易之后,产生的状况,就再不是科学所能理解的了!
□刘夙(北京 科普作家)
【声明:本站内容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! 版权所有:新京报社】
2007-11-05 来源:新京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
由于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炭化的阴沉木,被认为是最好的殡葬用木材。 |
近日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的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引来了不少买家与媒体的注意。阴沉木,这种因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,由于被赋予了过多的文化意义,而成了一些人崇拜的对象。
近日,重庆某报报道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了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结果引来了不少外地买家意图收购,搞得当地的文管部门大为紧张。
阴沉木,是因各种自然原因埋进陆地上的沉积物中、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。木材之所以会炭化,是因为在沉积环境中,作为木材主要化学成分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因高压分解,其中的氢氧元素以水的形式逸失,碳元素的分量自然就增加了。当然,木材炭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,纤维素和木质素不是一下子就变成炭的,中间会形成许多复杂的过渡产物(如腐殖质等)。不过这些中间产物大多是深色的,所以阴沉木的色泽往往是黝黑黝黑的。
四川盆地之所以多出阴沉木,是因为其地质环境有利于木材的掩埋。在距今1.4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,发生了著名的“燕山运动”。太平洋板块向西碰撞亚洲板块,结果把亚洲板块撞出了许多褶皱,像是车祸后发生变形的车壳。四川盆地就是这个变形车壳中凹陷的地分,东部的巫山山脉则是隆起的部分。从此以后,滑坡、泥石流之类地质灾害就成了四川盆地的家常便饭。滑坡一旦发生,上面的森林也不免要跟着遭殃,最终被掩埋在盆地底部的滚滚激流下面,一层层地沉积起来。可以设想,再过几千万年,所有埋葬在地底的木材都会变成煤炭,那时候四川盆地也许会成为一个大煤田!
在科学上如此简单明了的事情,一旦沾了文化的边,就变复杂了。比如说,“阴沉木”这个名字就容易让人误解,以为它放在水里可下沉,其实不然。在商品材里面,比重大于水的可谓寥寥无几,而且都是产自热带的大乔木(如紫檀、黄檀之类),四川盆地是绝无出产的。在四川盆地出产的阴沉木主要属于柏、杉、楠、椆、枫杨(俗名麻柳)等树种,它们的木材比重都小于水,即使变成阴沉木,也还没有达到可以在水中下沉的地步。又比如说,川渝一带管阴沉木叫“乌木”,而有一类产自非洲和东南亚、颜色乌黑的红木木材也叫“乌木”,《本草纲目》还记载后者可以入药。有人以此乌木为彼乌木,也拿着去入药,结果成了笑话。
由于阴沉木掘自地底,又有着神秘的黝黑色彩,人们难免会对它产生种种幻想,比如把它当成“辟邪之物”。据说阴沉木从明清以降就是最名贵的棺木材料。从材质上讲,阴沉木在埋藏的过程中容易因压力变形,而成为各种古怪的扭曲状,所以它并不适合做家具。除了利用其扭曲的纹理做成工艺品外,也许做棺木就是它最适宜、最符合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用途了。然而,且不说在今天人口众多的中国,用棺木土葬已经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风俗,对这样一种来自地底、最终不过是复归地底的东西,又何苦如此炒作呢?
何止是四川盆地的阴沉木。10月24日《新民周刊》报道,海南的花梨木(在植物学上属于黄檀类)因为家具收藏的带动,也被炒出了“天价”。“目前当地花梨木板材老料(存放百年以上)已经升至每斤9000元。一根板材老料往往重达几百斤,价值数十万元,当地人称之为‘木黄金’。”当一件东西被文化层层包裹,并进而卷进那些由发热的头脑制造的暴风骤雨式的交易之后,产生的状况,就再不是科学所能理解的了!
□刘夙(北京 科普作家)
【声明:本站内容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! 版权所有:新京报社】
千年“阴沉木”变成文化的木材
2007-11-05 来源:新京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
由于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炭化的阴沉木,被认为是最好的殡葬用木材。 |
近日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的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引来了不少买家与媒体的注意。阴沉木,这种因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,由于被赋予了过多的文化意义,而成了一些人崇拜的对象。
近日,重庆某报报道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了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结果引来了不少外地买家意图收购,搞得当地的文管部门大为紧张。
阴沉木,是因各种自然原因埋进陆地上的沉积物中、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。木材之所以会炭化,是因为在沉积环境中,作为木材主要化学成分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因高压分解,其中的氢氧元素以水的形式逸失,碳元素的分量自然就增加了。当然,木材炭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,纤维素和木质素不是一下子就变成炭的,中间会形成许多复杂的过渡产物(如腐殖质等)。不过这些中间产物大多是深色的,所以阴沉木的色泽往往是黝黑黝黑的。
四川盆地之所以多出阴沉木,是因为其地质环境有利于木材的掩埋。在距今1.4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,发生了著名的“燕山运动”。太平洋板块向西碰撞亚洲板块,结果把亚洲板块撞出了许多褶皱,像是车祸后发生变形的车壳。四川盆地就是这个变形车壳中凹陷的地分,东部的巫山山脉则是隆起的部分。从此以后,滑坡、泥石流之类地质灾害就成了四川盆地的家常便饭。滑坡一旦发生,上面的森林也不免要跟着遭殃,最终被掩埋在盆地底部的滚滚激流下面,一层层地沉积起来。可以设想,再过几千万年,所有埋葬在地底的木材都会变成煤炭,那时候四川盆地也许会成为一个大煤田!
在科学上如此简单明了的事情,一旦沾了文化的边,就变复杂了。比如说,“阴沉木”这个名字就容易让人误解,以为它放在水里可下沉,其实不然。在商品材里面,比重大于水的可谓寥寥无几,而且都是产自热带的大乔木(如紫檀、黄檀之类),四川盆地是绝无出产的。在四川盆地出产的阴沉木主要属于柏、杉、楠、椆、枫杨(俗名麻柳)等树种,它们的木材比重都小于水,即使变成阴沉木,也还没有达到可以在水中下沉的地步。又比如说,川渝一带管阴沉木叫“乌木”,而有一类产自非洲和东南亚、颜色乌黑的红木木材也叫“乌木”,《本草纲目》还记载后者可以入药。有人以此乌木为彼乌木,也拿着去入药,结果成了笑话。
由于阴沉木掘自地底,又有着神秘的黝黑色彩,人们难免会对它产生种种幻想,比如把它当成“辟邪之物”。据说阴沉木从明清以降就是最名贵的棺木材料。从材质上讲,阴沉木在埋藏的过程中容易因压力变形,而成为各种古怪的扭曲状,所以它并不适合做家具。除了利用其扭曲的纹理做成工艺品外,也许做棺木就是它最适宜、最符合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用途了。然而,且不说在今天人口众多的中国,用棺木土葬已经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风俗,对这样一种来自地底、最终不过是复归地底的东西,又何苦如此炒作呢?
何止是四川盆地的阴沉木。10月24日《新民周刊》报道,海南的花梨木(在植物学上属于黄檀类)因为家具收藏的带动,也被炒出了“天价”。“目前当地花梨木板材老料(存放百年以上)已经升至每斤9000元。一根板材老料往往重达几百斤,价值数十万元,当地人称之为‘木黄金’。”当一件东西被文化层层包裹,并进而卷进那些由发热的头脑制造的暴风骤雨式的交易之后,产生的状况,就再不是科学所能理解的了!
□刘夙(北京 科普作家)
【声明:本站内容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! 版权所有:新京报社】
2007-11-05 来源:新京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
由于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炭化的阴沉木,被认为是最好的殡葬用木材。 |
近日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的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引来了不少买家与媒体的注意。阴沉木,这种因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,由于被赋予了过多的文化意义,而成了一些人崇拜的对象。
近日,重庆某报报道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了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结果引来了不少外地买家意图收购,搞得当地的文管部门大为紧张。
阴沉木,是因各种自然原因埋进陆地上的沉积物中、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。木材之所以会炭化,是因为在沉积环境中,作为木材主要化学成分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因高压分解,其中的氢氧元素以水的形式逸失,碳元素的分量自然就增加了。当然,木材炭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,纤维素和木质素不是一下子就变成炭的,中间会形成许多复杂的过渡产物(如腐殖质等)。不过这些中间产物大多是深色的,所以阴沉木的色泽往往是黝黑黝黑的。
四川盆地之所以多出阴沉木,是因为其地质环境有利于木材的掩埋。在距今1.4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,发生了著名的“燕山运动”。太平洋板块向西碰撞亚洲板块,结果把亚洲板块撞出了许多褶皱,像是车祸后发生变形的车壳。四川盆地就是这个变形车壳中凹陷的地分,东部的巫山山脉则是隆起的部分。从此以后,滑坡、泥石流之类地质灾害就成了四川盆地的家常便饭。滑坡一旦发生,上面的森林也不免要跟着遭殃,最终被掩埋在盆地底部的滚滚激流下面,一层层地沉积起来。可以设想,再过几千万年,所有埋葬在地底的木材都会变成煤炭,那时候四川盆地也许会成为一个大煤田!
在科学上如此简单明了的事情,一旦沾了文化的边,就变复杂了。比如说,“阴沉木”这个名字就容易让人误解,以为它放在水里可下沉,其实不然。在商品材里面,比重大于水的可谓寥寥无几,而且都是产自热带的大乔木(如紫檀、黄檀之类),四川盆地是绝无出产的。在四川盆地出产的阴沉木主要属于柏、杉、楠、椆、枫杨(俗名麻柳)等树种,它们的木材比重都小于水,即使变成阴沉木,也还没有达到可以在水中下沉的地步。又比如说,川渝一带管阴沉木叫“乌木”,而有一类产自非洲和东南亚、颜色乌黑的红木木材也叫“乌木”,《本草纲目》还记载后者可以入药。有人以此乌木为彼乌木,也拿着去入药,结果成了笑话。
由于阴沉木掘自地底,又有着神秘的黝黑色彩,人们难免会对它产生种种幻想,比如把它当成“辟邪之物”。据说阴沉木从明清以降就是最名贵的棺木材料。从材质上讲,阴沉木在埋藏的过程中容易因压力变形,而成为各种古怪的扭曲状,所以它并不适合做家具。除了利用其扭曲的纹理做成工艺品外,也许做棺木就是它最适宜、最符合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用途了。然而,且不说在今天人口众多的中国,用棺木土葬已经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风俗,对这样一种来自地底、最终不过是复归地底的东西,又何苦如此炒作呢?
何止是四川盆地的阴沉木。10月24日《新民周刊》报道,海南的花梨木(在植物学上属于黄檀类)因为家具收藏的带动,也被炒出了“天价”。“目前当地花梨木板材老料(存放百年以上)已经升至每斤9000元。一根板材老料往往重达几百斤,价值数十万元,当地人称之为‘木黄金’。”当一件东西被文化层层包裹,并进而卷进那些由发热的头脑制造的暴风骤雨式的交易之后,产生的状况,就再不是科学所能理解的了!
□刘夙(北京 科普作家)
【声明:本站内容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! 版权所有:新京报社】
2007-11-05 来源:新京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
由于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炭化的阴沉木,被认为是最好的殡葬用木材。 |
近日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的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引来了不少买家与媒体的注意。阴沉木,这种因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,由于被赋予了过多的文化意义,而成了一些人崇拜的对象。
近日,重庆某报报道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了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结果引来了不少外地买家意图收购,搞得当地的文管部门大为紧张。
阴沉木,是因各种自然原因埋进陆地上的沉积物中、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。木材之所以会炭化,是因为在沉积环境中,作为木材主要化学成分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因高压分解,其中的氢氧元素以水的形式逸失,碳元素的分量自然就增加了。当然,木材炭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,纤维素和木质素不是一下子就变成炭的,中间会形成许多复杂的过渡产物(如腐殖质等)。不过这些中间产物大多是深色的,所以阴沉木的色泽往往是黝黑黝黑的。
四川盆地之所以多出阴沉木,是因为其地质环境有利于木材的掩埋。在距今1.4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,发生了著名的“燕山运动”。太平洋板块向西碰撞亚洲板块,结果把亚洲板块撞出了许多褶皱,像是车祸后发生变形的车壳。四川盆地就是这个变形车壳中凹陷的地分,东部的巫山山脉则是隆起的部分。从此以后,滑坡、泥石流之类地质灾害就成了四川盆地的家常便饭。滑坡一旦发生,上面的森林也不免要跟着遭殃,最终被掩埋在盆地底部的滚滚激流下面,一层层地沉积起来。可以设想,再过几千万年,所有埋葬在地底的木材都会变成煤炭,那时候四川盆地也许会成为一个大煤田!
在科学上如此简单明了的事情,一旦沾了文化的边,就变复杂了。比如说,“阴沉木”这个名字就容易让人误解,以为它放在水里可下沉,其实不然。在商品材里面,比重大于水的可谓寥寥无几,而且都是产自热带的大乔木(如紫檀、黄檀之类),四川盆地是绝无出产的。在四川盆地出产的阴沉木主要属于柏、杉、楠、椆、枫杨(俗名麻柳)等树种,它们的木材比重都小于水,即使变成阴沉木,也还没有达到可以在水中下沉的地步。又比如说,川渝一带管阴沉木叫“乌木”,而有一类产自非洲和东南亚、颜色乌黑的红木木材也叫“乌木”,《本草纲目》还记载后者可以入药。有人以此乌木为彼乌木,也拿着去入药,结果成了笑话。
由于阴沉木掘自地底,又有着神秘的黝黑色彩,人们难免会对它产生种种幻想,比如把它当成“辟邪之物”。据说阴沉木从明清以降就是最名贵的棺木材料。从材质上讲,阴沉木在埋藏的过程中容易因压力变形,而成为各种古怪的扭曲状,所以它并不适合做家具。除了利用其扭曲的纹理做成工艺品外,也许做棺木就是它最适宜、最符合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用途了。然而,且不说在今天人口众多的中国,用棺木土葬已经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风俗,对这样一种来自地底、最终不过是复归地底的东西,又何苦如此炒作呢?
何止是四川盆地的阴沉木。10月24日《新民周刊》报道,海南的花梨木(在植物学上属于黄檀类)因为家具收藏的带动,也被炒出了“天价”。“目前当地花梨木板材老料(存放百年以上)已经升至每斤9000元。一根板材老料往往重达几百斤,价值数十万元,当地人称之为‘木黄金’。”当一件东西被文化层层包裹,并进而卷进那些由发热的头脑制造的暴风骤雨式的交易之后,产生的状况,就再不是科学所能理解的了!
□刘夙(北京 科普作家)
【声明:本站内容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! 版权所有:新京报社】
千年“阴沉木”变成文化的木材
2007-11-05 来源:新京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
由于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炭化的阴沉木,被认为是最好的殡葬用木材。 |
近日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的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引来了不少买家与媒体的注意。阴沉木,这种因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,由于被赋予了过多的文化意义,而成了一些人崇拜的对象。
近日,重庆某报报道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了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结果引来了不少外地买家意图收购,搞得当地的文管部门大为紧张。
阴沉木,是因各种自然原因埋进陆地上的沉积物中、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。木材之所以会炭化,是因为在沉积环境中,作为木材主要化学成分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因高压分解,其中的氢氧元素以水的形式逸失,碳元素的分量自然就增加了。当然,木材炭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,纤维素和木质素不是一下子就变成炭的,中间会形成许多复杂的过渡产物(如腐殖质等)。不过这些中间产物大多是深色的,所以阴沉木的色泽往往是黝黑黝黑的。
四川盆地之所以多出阴沉木,是因为其地质环境有利于木材的掩埋。在距今1.4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,发生了著名的“燕山运动”。太平洋板块向西碰撞亚洲板块,结果把亚洲板块撞出了许多褶皱,像是车祸后发生变形的车壳。四川盆地就是这个变形车壳中凹陷的地分,东部的巫山山脉则是隆起的部分。从此以后,滑坡、泥石流之类地质灾害就成了四川盆地的家常便饭。滑坡一旦发生,上面的森林也不免要跟着遭殃,最终被掩埋在盆地底部的滚滚激流下面,一层层地沉积起来。可以设想,再过几千万年,所有埋葬在地底的木材都会变成煤炭,那时候四川盆地也许会成为一个大煤田!
在科学上如此简单明了的事情,一旦沾了文化的边,就变复杂了。比如说,“阴沉木”这个名字就容易让人误解,以为它放在水里可下沉,其实不然。在商品材里面,比重大于水的可谓寥寥无几,而且都是产自热带的大乔木(如紫檀、黄檀之类),四川盆地是绝无出产的。在四川盆地出产的阴沉木主要属于柏、杉、楠、椆、枫杨(俗名麻柳)等树种,它们的木材比重都小于水,即使变成阴沉木,也还没有达到可以在水中下沉的地步。又比如说,川渝一带管阴沉木叫“乌木”,而有一类产自非洲和东南亚、颜色乌黑的红木木材也叫“乌木”,《本草纲目》还记载后者可以入药。有人以此乌木为彼乌木,也拿着去入药,结果成了笑话。
由于阴沉木掘自地底,又有着神秘的黝黑色彩,人们难免会对它产生种种幻想,比如把它当成“辟邪之物”。据说阴沉木从明清以降就是最名贵的棺木材料。从材质上讲,阴沉木在埋藏的过程中容易因压力变形,而成为各种古怪的扭曲状,所以它并不适合做家具。除了利用其扭曲的纹理做成工艺品外,也许做棺木就是它最适宜、最符合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用途了。然而,且不说在今天人口众多的中国,用棺木土葬已经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风俗,对这样一种来自地底、最终不过是复归地底的东西,又何苦如此炒作呢?
何止是四川盆地的阴沉木。10月24日《新民周刊》报道,海南的花梨木(在植物学上属于黄檀类)因为家具收藏的带动,也被炒出了“天价”。“目前当地花梨木板材老料(存放百年以上)已经升至每斤9000元。一根板材老料往往重达几百斤,价值数十万元,当地人称之为‘木黄金’。”当一件东西被文化层层包裹,并进而卷进那些由发热的头脑制造的暴风骤雨式的交易之后,产生的状况,就再不是科学所能理解的了!
□刘夙(北京 科普作家)
【声明:本站内容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! 版权所有:新京报社】
2007-11-05 来源:新京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
由于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炭化的阴沉木,被认为是最好的殡葬用木材。 |
近日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的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引来了不少买家与媒体的注意。阴沉木,这种因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,由于被赋予了过多的文化意义,而成了一些人崇拜的对象。
近日,重庆某报报道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了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结果引来了不少外地买家意图收购,搞得当地的文管部门大为紧张。
阴沉木,是因各种自然原因埋进陆地上的沉积物中、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。木材之所以会炭化,是因为在沉积环境中,作为木材主要化学成分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因高压分解,其中的氢氧元素以水的形式逸失,碳元素的分量自然就增加了。当然,木材炭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,纤维素和木质素不是一下子就变成炭的,中间会形成许多复杂的过渡产物(如腐殖质等)。不过这些中间产物大多是深色的,所以阴沉木的色泽往往是黝黑黝黑的。
四川盆地之所以多出阴沉木,是因为其地质环境有利于木材的掩埋。在距今1.4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,发生了著名的“燕山运动”。太平洋板块向西碰撞亚洲板块,结果把亚洲板块撞出了许多褶皱,像是车祸后发生变形的车壳。四川盆地就是这个变形车壳中凹陷的地分,东部的巫山山脉则是隆起的部分。从此以后,滑坡、泥石流之类地质灾害就成了四川盆地的家常便饭。滑坡一旦发生,上面的森林也不免要跟着遭殃,最终被掩埋在盆地底部的滚滚激流下面,一层层地沉积起来。可以设想,再过几千万年,所有埋葬在地底的木材都会变成煤炭,那时候四川盆地也许会成为一个大煤田!
在科学上如此简单明了的事情,一旦沾了文化的边,就变复杂了。比如说,“阴沉木”这个名字就容易让人误解,以为它放在水里可下沉,其实不然。在商品材里面,比重大于水的可谓寥寥无几,而且都是产自热带的大乔木(如紫檀、黄檀之类),四川盆地是绝无出产的。在四川盆地出产的阴沉木主要属于柏、杉、楠、椆、枫杨(俗名麻柳)等树种,它们的木材比重都小于水,即使变成阴沉木,也还没有达到可以在水中下沉的地步。又比如说,川渝一带管阴沉木叫“乌木”,而有一类产自非洲和东南亚、颜色乌黑的红木木材也叫“乌木”,《本草纲目》还记载后者可以入药。有人以此乌木为彼乌木,也拿着去入药,结果成了笑话。
由于阴沉木掘自地底,又有着神秘的黝黑色彩,人们难免会对它产生种种幻想,比如把它当成“辟邪之物”。据说阴沉木从明清以降就是最名贵的棺木材料。从材质上讲,阴沉木在埋藏的过程中容易因压力变形,而成为各种古怪的扭曲状,所以它并不适合做家具。除了利用其扭曲的纹理做成工艺品外,也许做棺木就是它最适宜、最符合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用途了。然而,且不说在今天人口众多的中国,用棺木土葬已经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风俗,对这样一种来自地底、最终不过是复归地底的东西,又何苦如此炒作呢?
何止是四川盆地的阴沉木。10月24日《新民周刊》报道,海南的花梨木(在植物学上属于黄檀类)因为家具收藏的带动,也被炒出了“天价”。“目前当地花梨木板材老料(存放百年以上)已经升至每斤9000元。一根板材老料往往重达几百斤,价值数十万元,当地人称之为‘木黄金’。”当一件东西被文化层层包裹,并进而卷进那些由发热的头脑制造的暴风骤雨式的交易之后,产生的状况,就再不是科学所能理解的了!
□刘夙(北京 科普作家)
【声明:本站内容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! 版权所有:新京报社】
2007-11-05 来源:新京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
由于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炭化的阴沉木,被认为是最好的殡葬用木材。 |
近日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的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引来了不少买家与媒体的注意。阴沉木,这种因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,由于被赋予了过多的文化意义,而成了一些人崇拜的对象。
近日,重庆某报报道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了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结果引来了不少外地买家意图收购,搞得当地的文管部门大为紧张。
阴沉木,是因各种自然原因埋进陆地上的沉积物中、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。木材之所以会炭化,是因为在沉积环境中,作为木材主要化学成分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因高压分解,其中的氢氧元素以水的形式逸失,碳元素的分量自然就增加了。当然,木材炭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,纤维素和木质素不是一下子就变成炭的,中间会形成许多复杂的过渡产物(如腐殖质等)。不过这些中间产物大多是深色的,所以阴沉木的色泽往往是黝黑黝黑的。
四川盆地之所以多出阴沉木,是因为其地质环境有利于木材的掩埋。在距今1.4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,发生了著名的“燕山运动”。太平洋板块向西碰撞亚洲板块,结果把亚洲板块撞出了许多褶皱,像是车祸后发生变形的车壳。四川盆地就是这个变形车壳中凹陷的地分,东部的巫山山脉则是隆起的部分。从此以后,滑坡、泥石流之类地质灾害就成了四川盆地的家常便饭。滑坡一旦发生,上面的森林也不免要跟着遭殃,最终被掩埋在盆地底部的滚滚激流下面,一层层地沉积起来。可以设想,再过几千万年,所有埋葬在地底的木材都会变成煤炭,那时候四川盆地也许会成为一个大煤田!
在科学上如此简单明了的事情,一旦沾了文化的边,就变复杂了。比如说,“阴沉木”这个名字就容易让人误解,以为它放在水里可下沉,其实不然。在商品材里面,比重大于水的可谓寥寥无几,而且都是产自热带的大乔木(如紫檀、黄檀之类),四川盆地是绝无出产的。在四川盆地出产的阴沉木主要属于柏、杉、楠、椆、枫杨(俗名麻柳)等树种,它们的木材比重都小于水,即使变成阴沉木,也还没有达到可以在水中下沉的地步。又比如说,川渝一带管阴沉木叫“乌木”,而有一类产自非洲和东南亚、颜色乌黑的红木木材也叫“乌木”,《本草纲目》还记载后者可以入药。有人以此乌木为彼乌木,也拿着去入药,结果成了笑话。
由于阴沉木掘自地底,又有着神秘的黝黑色彩,人们难免会对它产生种种幻想,比如把它当成“辟邪之物”。据说阴沉木从明清以降就是最名贵的棺木材料。从材质上讲,阴沉木在埋藏的过程中容易因压力变形,而成为各种古怪的扭曲状,所以它并不适合做家具。除了利用其扭曲的纹理做成工艺品外,也许做棺木就是它最适宜、最符合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用途了。然而,且不说在今天人口众多的中国,用棺木土葬已经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风俗,对这样一种来自地底、最终不过是复归地底的东西,又何苦如此炒作呢?
何止是四川盆地的阴沉木。10月24日《新民周刊》报道,海南的花梨木(在植物学上属于黄檀类)因为家具收藏的带动,也被炒出了“天价”。“目前当地花梨木板材老料(存放百年以上)已经升至每斤9000元。一根板材老料往往重达几百斤,价值数十万元,当地人称之为‘木黄金’。”当一件东西被文化层层包裹,并进而卷进那些由发热的头脑制造的暴风骤雨式的交易之后,产生的状况,就再不是科学所能理解的了!
□刘夙(北京 科普作家)
【声明:本站内容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! 版权所有:新京报社】
千年“阴沉木”变成文化的木材
2007-11-05 来源:新京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
由于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炭化的阴沉木,被认为是最好的殡葬用木材。 |
近日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的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引来了不少买家与媒体的注意。阴沉木,这种因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,由于被赋予了过多的文化意义,而成了一些人崇拜的对象。
近日,重庆某报报道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了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结果引来了不少外地买家意图收购,搞得当地的文管部门大为紧张。
阴沉木,是因各种自然原因埋进陆地上的沉积物中、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。木材之所以会炭化,是因为在沉积环境中,作为木材主要化学成分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因高压分解,其中的氢氧元素以水的形式逸失,碳元素的分量自然就增加了。当然,木材炭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,纤维素和木质素不是一下子就变成炭的,中间会形成许多复杂的过渡产物(如腐殖质等)。不过这些中间产物大多是深色的,所以阴沉木的色泽往往是黝黑黝黑的。
四川盆地之所以多出阴沉木,是因为其地质环境有利于木材的掩埋。在距今1.4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,发生了著名的“燕山运动”。太平洋板块向西碰撞亚洲板块,结果把亚洲板块撞出了许多褶皱,像是车祸后发生变形的车壳。四川盆地就是这个变形车壳中凹陷的地分,东部的巫山山脉则是隆起的部分。从此以后,滑坡、泥石流之类地质灾害就成了四川盆地的家常便饭。滑坡一旦发生,上面的森林也不免要跟着遭殃,最终被掩埋在盆地底部的滚滚激流下面,一层层地沉积起来。可以设想,再过几千万年,所有埋葬在地底的木材都会变成煤炭,那时候四川盆地也许会成为一个大煤田!
在科学上如此简单明了的事情,一旦沾了文化的边,就变复杂了。比如说,“阴沉木”这个名字就容易让人误解,以为它放在水里可下沉,其实不然。在商品材里面,比重大于水的可谓寥寥无几,而且都是产自热带的大乔木(如紫檀、黄檀之类),四川盆地是绝无出产的。在四川盆地出产的阴沉木主要属于柏、杉、楠、椆、枫杨(俗名麻柳)等树种,它们的木材比重都小于水,即使变成阴沉木,也还没有达到可以在水中下沉的地步。又比如说,川渝一带管阴沉木叫“乌木”,而有一类产自非洲和东南亚、颜色乌黑的红木木材也叫“乌木”,《本草纲目》还记载后者可以入药。有人以此乌木为彼乌木,也拿着去入药,结果成了笑话。
由于阴沉木掘自地底,又有着神秘的黝黑色彩,人们难免会对它产生种种幻想,比如把它当成“辟邪之物”。据说阴沉木从明清以降就是最名贵的棺木材料。从材质上讲,阴沉木在埋藏的过程中容易因压力变形,而成为各种古怪的扭曲状,所以它并不适合做家具。除了利用其扭曲的纹理做成工艺品外,也许做棺木就是它最适宜、最符合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用途了。然而,且不说在今天人口众多的中国,用棺木土葬已经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风俗,对这样一种来自地底、最终不过是复归地底的东西,又何苦如此炒作呢?
何止是四川盆地的阴沉木。10月24日《新民周刊》报道,海南的花梨木(在植物学上属于黄檀类)因为家具收藏的带动,也被炒出了“天价”。“目前当地花梨木板材老料(存放百年以上)已经升至每斤9000元。一根板材老料往往重达几百斤,价值数十万元,当地人称之为‘木黄金’。”当一件东西被文化层层包裹,并进而卷进那些由发热的头脑制造的暴风骤雨式的交易之后,产生的状况,就再不是科学所能理解的了!
□刘夙(北京 科普作家)
【声明:本站内容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! 版权所有:新京报社】
2007-11-05 来源:新京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
由于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炭化的阴沉木,被认为是最好的殡葬用木材。 |
近日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的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引来了不少买家与媒体的注意。阴沉木,这种因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,由于被赋予了过多的文化意义,而成了一些人崇拜的对象。
近日,重庆某报报道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了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结果引来了不少外地买家意图收购,搞得当地的文管部门大为紧张。
阴沉木,是因各种自然原因埋进陆地上的沉积物中、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。木材之所以会炭化,是因为在沉积环境中,作为木材主要化学成分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因高压分解,其中的氢氧元素以水的形式逸失,碳元素的分量自然就增加了。当然,木材炭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,纤维素和木质素不是一下子就变成炭的,中间会形成许多复杂的过渡产物(如腐殖质等)。不过这些中间产物大多是深色的,所以阴沉木的色泽往往是黝黑黝黑的。
四川盆地之所以多出阴沉木,是因为其地质环境有利于木材的掩埋。在距今1.4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,发生了著名的“燕山运动”。太平洋板块向西碰撞亚洲板块,结果把亚洲板块撞出了许多褶皱,像是车祸后发生变形的车壳。四川盆地就是这个变形车壳中凹陷的地分,东部的巫山山脉则是隆起的部分。从此以后,滑坡、泥石流之类地质灾害就成了四川盆地的家常便饭。滑坡一旦发生,上面的森林也不免要跟着遭殃,最终被掩埋在盆地底部的滚滚激流下面,一层层地沉积起来。可以设想,再过几千万年,所有埋葬在地底的木材都会变成煤炭,那时候四川盆地也许会成为一个大煤田!
在科学上如此简单明了的事情,一旦沾了文化的边,就变复杂了。比如说,“阴沉木”这个名字就容易让人误解,以为它放在水里可下沉,其实不然。在商品材里面,比重大于水的可谓寥寥无几,而且都是产自热带的大乔木(如紫檀、黄檀之类),四川盆地是绝无出产的。在四川盆地出产的阴沉木主要属于柏、杉、楠、椆、枫杨(俗名麻柳)等树种,它们的木材比重都小于水,即使变成阴沉木,也还没有达到可以在水中下沉的地步。又比如说,川渝一带管阴沉木叫“乌木”,而有一类产自非洲和东南亚、颜色乌黑的红木木材也叫“乌木”,《本草纲目》还记载后者可以入药。有人以此乌木为彼乌木,也拿着去入药,结果成了笑话。
由于阴沉木掘自地底,又有着神秘的黝黑色彩,人们难免会对它产生种种幻想,比如把它当成“辟邪之物”。据说阴沉木从明清以降就是最名贵的棺木材料。从材质上讲,阴沉木在埋藏的过程中容易因压力变形,而成为各种古怪的扭曲状,所以它并不适合做家具。除了利用其扭曲的纹理做成工艺品外,也许做棺木就是它最适宜、最符合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用途了。然而,且不说在今天人口众多的中国,用棺木土葬已经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风俗,对这样一种来自地底、最终不过是复归地底的东西,又何苦如此炒作呢?
何止是四川盆地的阴沉木。10月24日《新民周刊》报道,海南的花梨木(在植物学上属于黄檀类)因为家具收藏的带动,也被炒出了“天价”。“目前当地花梨木板材老料(存放百年以上)已经升至每斤9000元。一根板材老料往往重达几百斤,价值数十万元,当地人称之为‘木黄金’。”当一件东西被文化层层包裹,并进而卷进那些由发热的头脑制造的暴风骤雨式的交易之后,产生的状况,就再不是科学所能理解的了!
□刘夙(北京 科普作家)
【声明:本站内容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! 版权所有:新京报社】
2007-11-05 来源:新京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
由于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炭化的阴沉木,被认为是最好的殡葬用木材。 |
近日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的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引来了不少买家与媒体的注意。阴沉木,这种因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,由于被赋予了过多的文化意义,而成了一些人崇拜的对象。
近日,重庆某报报道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了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结果引来了不少外地买家意图收购,搞得当地的文管部门大为紧张。
阴沉木,是因各种自然原因埋进陆地上的沉积物中、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。木材之所以会炭化,是因为在沉积环境中,作为木材主要化学成分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因高压分解,其中的氢氧元素以水的形式逸失,碳元素的分量自然就增加了。当然,木材炭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,纤维素和木质素不是一下子就变成炭的,中间会形成许多复杂的过渡产物(如腐殖质等)。不过这些中间产物大多是深色的,所以阴沉木的色泽往往是黝黑黝黑的。
四川盆地之所以多出阴沉木,是因为其地质环境有利于木材的掩埋。在距今1.4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,发生了著名的“燕山运动”。太平洋板块向西碰撞亚洲板块,结果把亚洲板块撞出了许多褶皱,像是车祸后发生变形的车壳。四川盆地就是这个变形车壳中凹陷的地分,东部的巫山山脉则是隆起的部分。从此以后,滑坡、泥石流之类地质灾害就成了四川盆地的家常便饭。滑坡一旦发生,上面的森林也不免要跟着遭殃,最终被掩埋在盆地底部的滚滚激流下面,一层层地沉积起来。可以设想,再过几千万年,所有埋葬在地底的木材都会变成煤炭,那时候四川盆地也许会成为一个大煤田!
在科学上如此简单明了的事情,一旦沾了文化的边,就变复杂了。比如说,“阴沉木”这个名字就容易让人误解,以为它放在水里可下沉,其实不然。在商品材里面,比重大于水的可谓寥寥无几,而且都是产自热带的大乔木(如紫檀、黄檀之类),四川盆地是绝无出产的。在四川盆地出产的阴沉木主要属于柏、杉、楠、椆、枫杨(俗名麻柳)等树种,它们的木材比重都小于水,即使变成阴沉木,也还没有达到可以在水中下沉的地步。又比如说,川渝一带管阴沉木叫“乌木”,而有一类产自非洲和东南亚、颜色乌黑的红木木材也叫“乌木”,《本草纲目》还记载后者可以入药。有人以此乌木为彼乌木,也拿着去入药,结果成了笑话。
由于阴沉木掘自地底,又有着神秘的黝黑色彩,人们难免会对它产生种种幻想,比如把它当成“辟邪之物”。据说阴沉木从明清以降就是最名贵的棺木材料。从材质上讲,阴沉木在埋藏的过程中容易因压力变形,而成为各种古怪的扭曲状,所以它并不适合做家具。除了利用其扭曲的纹理做成工艺品外,也许做棺木就是它最适宜、最符合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用途了。然而,且不说在今天人口众多的中国,用棺木土葬已经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风俗,对这样一种来自地底、最终不过是复归地底的东西,又何苦如此炒作呢?
何止是四川盆地的阴沉木。10月24日《新民周刊》报道,海南的花梨木(在植物学上属于黄檀类)因为家具收藏的带动,也被炒出了“天价”。“目前当地花梨木板材老料(存放百年以上)已经升至每斤9000元。一根板材老料往往重达几百斤,价值数十万元,当地人称之为‘木黄金’。”当一件东西被文化层层包裹,并进而卷进那些由发热的头脑制造的暴风骤雨式的交易之后,产生的状况,就再不是科学所能理解的了!
□刘夙(北京 科普作家)
【声明:本站内容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! 版权所有:新京报社】
2007-11-05 来源:新京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
由于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炭化的阴沉木,被认为是最好的殡葬用木材。 |
近日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的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引来了不少买家与媒体的注意。阴沉木,这种因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,由于被赋予了过多的文化意义,而成了一些人崇拜的对象。
近日,重庆某报报道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了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结果引来了不少外地买家意图收购,搞得当地的文管部门大为紧张。
阴沉木,是因各种自然原因埋进陆地上的沉积物中、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。木材之所以会炭化,是因为在沉积环境中,作为木材主要化学成分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因高压分解,其中的氢氧元素以水的形式逸失,碳元素的分量自然就增加了。当然,木材炭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,纤维素和木质素不是一下子就变成炭的,中间会形成许多复杂的过渡产物(如腐殖质等)。不过这些中间产物大多是深色的,所以阴沉木的色泽往往是黝黑黝黑的。
四川盆地之所以多出阴沉木,是因为其地质环境有利于木材的掩埋。在距今1.4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,发生了著名的“燕山运动”。太平洋板块向西碰撞亚洲板块,结果把亚洲板块撞出了许多褶皱,像是车祸后发生变形的车壳。四川盆地就是这个变形车壳中凹陷的地分,东部的巫山山脉则是隆起的部分。从此以后,滑坡、泥石流之类地质灾害就成了四川盆地的家常便饭。滑坡一旦发生,上面的森林也不免要跟着遭殃,最终被掩埋在盆地底部的滚滚激流下面,一层层地沉积起来。可以设想,再过几千万年,所有埋葬在地底的木材都会变成煤炭,那时候四川盆地也许会成为一个大煤田!
在科学上如此简单明了的事情,一旦沾了文化的边,就变复杂了。比如说,“阴沉木”这个名字就容易让人误解,以为它放在水里可下沉,其实不然。在商品材里面,比重大于水的可谓寥寥无几,而且都是产自热带的大乔木(如紫檀、黄檀之类),四川盆地是绝无出产的。在四川盆地出产的阴沉木主要属于柏、杉、楠、椆、枫杨(俗名麻柳)等树种,它们的木材比重都小于水,即使变成阴沉木,也还没有达到可以在水中下沉的地步。又比如说,川渝一带管阴沉木叫“乌木”,而有一类产自非洲和东南亚、颜色乌黑的红木木材也叫“乌木”,《本草纲目》还记载后者可以入药。有人以此乌木为彼乌木,也拿着去入药,结果成了笑话。
由于阴沉木掘自地底,又有着神秘的黝黑色彩,人们难免会对它产生种种幻想,比如把它当成“辟邪之物”。据说阴沉木从明清以降就是最名贵的棺木材料。从材质上讲,阴沉木在埋藏的过程中容易因压力变形,而成为各种古怪的扭曲状,所以它并不适合做家具。除了利用其扭曲的纹理做成工艺品外,也许做棺木就是它最适宜、最符合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用途了。然而,且不说在今天人口众多的中国,用棺木土葬已经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风俗,对这样一种来自地底、最终不过是复归地底的东西,又何苦如此炒作呢?
何止是四川盆地的阴沉木。10月24日《新民周刊》报道,海南的花梨木(在植物学上属于黄檀类)因为家具收藏的带动,也被炒出了“天价”。“目前当地花梨木板材老料(存放百年以上)已经升至每斤9000元。一根板材老料往往重达几百斤,价值数十万元,当地人称之为‘木黄金’。”当一件东西被文化层层包裹,并进而卷进那些由发热的头脑制造的暴风骤雨式的交易之后,产生的状况,就再不是科学所能理解的了!
□刘夙(北京 科普作家)
【声明:本站内容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! 版权所有:新京报社】
千年“阴沉木”变成文化的木材
2007-11-05 来源:新京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
由于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炭化的阴沉木,被认为是最好的殡葬用木材。 |
近日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的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引来了不少买家与媒体的注意。阴沉木,这种因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,由于被赋予了过多的文化意义,而成了一些人崇拜的对象。
近日,重庆某报报道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了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结果引来了不少外地买家意图收购,搞得当地的文管部门大为紧张。
阴沉木,是因各种自然原因埋进陆地上的沉积物中、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。木材之所以会炭化,是因为在沉积环境中,作为木材主要化学成分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因高压分解,其中的氢氧元素以水的形式逸失,碳元素的分量自然就增加了。当然,木材炭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,纤维素和木质素不是一下子就变成炭的,中间会形成许多复杂的过渡产物(如腐殖质等)。不过这些中间产物大多是深色的,所以阴沉木的色泽往往是黝黑黝黑的。
四川盆地之所以多出阴沉木,是因为其地质环境有利于木材的掩埋。在距今1.4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,发生了著名的“燕山运动”。太平洋板块向西碰撞亚洲板块,结果把亚洲板块撞出了许多褶皱,像是车祸后发生变形的车壳。四川盆地就是这个变形车壳中凹陷的地分,东部的巫山山脉则是隆起的部分。从此以后,滑坡、泥石流之类地质灾害就成了四川盆地的家常便饭。滑坡一旦发生,上面的森林也不免要跟着遭殃,最终被掩埋在盆地底部的滚滚激流下面,一层层地沉积起来。可以设想,再过几千万年,所有埋葬在地底的木材都会变成煤炭,那时候四川盆地也许会成为一个大煤田!
在科学上如此简单明了的事情,一旦沾了文化的边,就变复杂了。比如说,“阴沉木”这个名字就容易让人误解,以为它放在水里可下沉,其实不然。在商品材里面,比重大于水的可谓寥寥无几,而且都是产自热带的大乔木(如紫檀、黄檀之类),四川盆地是绝无出产的。在四川盆地出产的阴沉木主要属于柏、杉、楠、椆、枫杨(俗名麻柳)等树种,它们的木材比重都小于水,即使变成阴沉木,也还没有达到可以在水中下沉的地步。又比如说,川渝一带管阴沉木叫“乌木”,而有一类产自非洲和东南亚、颜色乌黑的红木木材也叫“乌木”,《本草纲目》还记载后者可以入药。有人以此乌木为彼乌木,也拿着去入药,结果成了笑话。
由于阴沉木掘自地底,又有着神秘的黝黑色彩,人们难免会对它产生种种幻想,比如把它当成“辟邪之物”。据说阴沉木从明清以降就是最名贵的棺木材料。从材质上讲,阴沉木在埋藏的过程中容易因压力变形,而成为各种古怪的扭曲状,所以它并不适合做家具。除了利用其扭曲的纹理做成工艺品外,也许做棺木就是它最适宜、最符合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用途了。然而,且不说在今天人口众多的中国,用棺木土葬已经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风俗,对这样一种来自地底、最终不过是复归地底的东西,又何苦如此炒作呢?
何止是四川盆地的阴沉木。10月24日《新民周刊》报道,海南的花梨木(在植物学上属于黄檀类)因为家具收藏的带动,也被炒出了“天价”。“目前当地花梨木板材老料(存放百年以上)已经升至每斤9000元。一根板材老料往往重达几百斤,价值数十万元,当地人称之为‘木黄金’。”当一件东西被文化层层包裹,并进而卷进那些由发热的头脑制造的暴风骤雨式的交易之后,产生的状况,就再不是科学所能理解的了!
□刘夙(北京 科普作家)
【声明:本站内容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! 版权所有:新京报社】
2007-11-05 来源:新京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
由于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炭化的阴沉木,被认为是最好的殡葬用木材。 |
近日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的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引来了不少买家与媒体的注意。阴沉木,这种因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,由于被赋予了过多的文化意义,而成了一些人崇拜的对象。
近日,重庆某报报道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了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结果引来了不少外地买家意图收购,搞得当地的文管部门大为紧张。
阴沉木,是因各种自然原因埋进陆地上的沉积物中、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。木材之所以会炭化,是因为在沉积环境中,作为木材主要化学成分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因高压分解,其中的氢氧元素以水的形式逸失,碳元素的分量自然就增加了。当然,木材炭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,纤维素和木质素不是一下子就变成炭的,中间会形成许多复杂的过渡产物(如腐殖质等)。不过这些中间产物大多是深色的,所以阴沉木的色泽往往是黝黑黝黑的。
四川盆地之所以多出阴沉木,是因为其地质环境有利于木材的掩埋。在距今1.4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,发生了著名的“燕山运动”。太平洋板块向西碰撞亚洲板块,结果把亚洲板块撞出了许多褶皱,像是车祸后发生变形的车壳。四川盆地就是这个变形车壳中凹陷的地分,东部的巫山山脉则是隆起的部分。从此以后,滑坡、泥石流之类地质灾害就成了四川盆地的家常便饭。滑坡一旦发生,上面的森林也不免要跟着遭殃,最终被掩埋在盆地底部的滚滚激流下面,一层层地沉积起来。可以设想,再过几千万年,所有埋葬在地底的木材都会变成煤炭,那时候四川盆地也许会成为一个大煤田!
在科学上如此简单明了的事情,一旦沾了文化的边,就变复杂了。比如说,“阴沉木”这个名字就容易让人误解,以为它放在水里可下沉,其实不然。在商品材里面,比重大于水的可谓寥寥无几,而且都是产自热带的大乔木(如紫檀、黄檀之类),四川盆地是绝无出产的。在四川盆地出产的阴沉木主要属于柏、杉、楠、椆、枫杨(俗名麻柳)等树种,它们的木材比重都小于水,即使变成阴沉木,也还没有达到可以在水中下沉的地步。又比如说,川渝一带管阴沉木叫“乌木”,而有一类产自非洲和东南亚、颜色乌黑的红木木材也叫“乌木”,《本草纲目》还记载后者可以入药。有人以此乌木为彼乌木,也拿着去入药,结果成了笑话。
由于阴沉木掘自地底,又有着神秘的黝黑色彩,人们难免会对它产生种种幻想,比如把它当成“辟邪之物”。据说阴沉木从明清以降就是最名贵的棺木材料。从材质上讲,阴沉木在埋藏的过程中容易因压力变形,而成为各种古怪的扭曲状,所以它并不适合做家具。除了利用其扭曲的纹理做成工艺品外,也许做棺木就是它最适宜、最符合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用途了。然而,且不说在今天人口众多的中国,用棺木土葬已经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风俗,对这样一种来自地底、最终不过是复归地底的东西,又何苦如此炒作呢?
何止是四川盆地的阴沉木。10月24日《新民周刊》报道,海南的花梨木(在植物学上属于黄檀类)因为家具收藏的带动,也被炒出了“天价”。“目前当地花梨木板材老料(存放百年以上)已经升至每斤9000元。一根板材老料往往重达几百斤,价值数十万元,当地人称之为‘木黄金’。”当一件东西被文化层层包裹,并进而卷进那些由发热的头脑制造的暴风骤雨式的交易之后,产生的状况,就再不是科学所能理解的了!
□刘夙(北京 科普作家)
【声明:本站内容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! 版权所有:新京报社】
2007-11-05 来源:新京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
由于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炭化的阴沉木,被认为是最好的殡葬用木材。 |
近日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的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引来了不少买家与媒体的注意。阴沉木,这种因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,由于被赋予了过多的文化意义,而成了一些人崇拜的对象。
近日,重庆某报报道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了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结果引来了不少外地买家意图收购,搞得当地的文管部门大为紧张。
阴沉木,是因各种自然原因埋进陆地上的沉积物中、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。木材之所以会炭化,是因为在沉积环境中,作为木材主要化学成分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因高压分解,其中的氢氧元素以水的形式逸失,碳元素的分量自然就增加了。当然,木材炭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,纤维素和木质素不是一下子就变成炭的,中间会形成许多复杂的过渡产物(如腐殖质等)。不过这些中间产物大多是深色的,所以阴沉木的色泽往往是黝黑黝黑的。
四川盆地之所以多出阴沉木,是因为其地质环境有利于木材的掩埋。在距今1.4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,发生了著名的“燕山运动”。太平洋板块向西碰撞亚洲板块,结果把亚洲板块撞出了许多褶皱,像是车祸后发生变形的车壳。四川盆地就是这个变形车壳中凹陷的地分,东部的巫山山脉则是隆起的部分。从此以后,滑坡、泥石流之类地质灾害就成了四川盆地的家常便饭。滑坡一旦发生,上面的森林也不免要跟着遭殃,最终被掩埋在盆地底部的滚滚激流下面,一层层地沉积起来。可以设想,再过几千万年,所有埋葬在地底的木材都会变成煤炭,那时候四川盆地也许会成为一个大煤田!
在科学上如此简单明了的事情,一旦沾了文化的边,就变复杂了。比如说,“阴沉木”这个名字就容易让人误解,以为它放在水里可下沉,其实不然。在商品材里面,比重大于水的可谓寥寥无几,而且都是产自热带的大乔木(如紫檀、黄檀之类),四川盆地是绝无出产的。在四川盆地出产的阴沉木主要属于柏、杉、楠、椆、枫杨(俗名麻柳)等树种,它们的木材比重都小于水,即使变成阴沉木,也还没有达到可以在水中下沉的地步。又比如说,川渝一带管阴沉木叫“乌木”,而有一类产自非洲和东南亚、颜色乌黑的红木木材也叫“乌木”,《本草纲目》还记载后者可以入药。有人以此乌木为彼乌木,也拿着去入药,结果成了笑话。
由于阴沉木掘自地底,又有着神秘的黝黑色彩,人们难免会对它产生种种幻想,比如把它当成“辟邪之物”。据说阴沉木从明清以降就是最名贵的棺木材料。从材质上讲,阴沉木在埋藏的过程中容易因压力变形,而成为各种古怪的扭曲状,所以它并不适合做家具。除了利用其扭曲的纹理做成工艺品外,也许做棺木就是它最适宜、最符合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用途了。然而,且不说在今天人口众多的中国,用棺木土葬已经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风俗,对这样一种来自地底、最终不过是复归地底的东西,又何苦如此炒作呢?
何止是四川盆地的阴沉木。10月24日《新民周刊》报道,海南的花梨木(在植物学上属于黄檀类)因为家具收藏的带动,也被炒出了“天价”。“目前当地花梨木板材老料(存放百年以上)已经升至每斤9000元。一根板材老料往往重达几百斤,价值数十万元,当地人称之为‘木黄金’。”当一件东西被文化层层包裹,并进而卷进那些由发热的头脑制造的暴风骤雨式的交易之后,产生的状况,就再不是科学所能理解的了!
□刘夙(北京 科普作家)
【声明:本站内容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! 版权所有:新京报社】
2007-11-05 来源:新京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
由于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炭化的阴沉木,被认为是最好的殡葬用木材。 |
近日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的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引来了不少买家与媒体的注意。阴沉木,这种因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,由于被赋予了过多的文化意义,而成了一些人崇拜的对象。
近日,重庆某报报道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了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结果引来了不少外地买家意图收购,搞得当地的文管部门大为紧张。
阴沉木,是因各种自然原因埋进陆地上的沉积物中、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。木材之所以会炭化,是因为在沉积环境中,作为木材主要化学成分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因高压分解,其中的氢氧元素以水的形式逸失,碳元素的分量自然就增加了。当然,木材炭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,纤维素和木质素不是一下子就变成炭的,中间会形成许多复杂的过渡产物(如腐殖质等)。不过这些中间产物大多是深色的,所以阴沉木的色泽往往是黝黑黝黑的。
四川盆地之所以多出阴沉木,是因为其地质环境有利于木材的掩埋。在距今1.4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,发生了著名的“燕山运动”。太平洋板块向西碰撞亚洲板块,结果把亚洲板块撞出了许多褶皱,像是车祸后发生变形的车壳。四川盆地就是这个变形车壳中凹陷的地分,东部的巫山山脉则是隆起的部分。从此以后,滑坡、泥石流之类地质灾害就成了四川盆地的家常便饭。滑坡一旦发生,上面的森林也不免要跟着遭殃,最终被掩埋在盆地底部的滚滚激流下面,一层层地沉积起来。可以设想,再过几千万年,所有埋葬在地底的木材都会变成煤炭,那时候四川盆地也许会成为一个大煤田!
在科学上如此简单明了的事情,一旦沾了文化的边,就变复杂了。比如说,“阴沉木”这个名字就容易让人误解,以为它放在水里可下沉,其实不然。在商品材里面,比重大于水的可谓寥寥无几,而且都是产自热带的大乔木(如紫檀、黄檀之类),四川盆地是绝无出产的。在四川盆地出产的阴沉木主要属于柏、杉、楠、椆、枫杨(俗名麻柳)等树种,它们的木材比重都小于水,即使变成阴沉木,也还没有达到可以在水中下沉的地步。又比如说,川渝一带管阴沉木叫“乌木”,而有一类产自非洲和东南亚、颜色乌黑的红木木材也叫“乌木”,《本草纲目》还记载后者可以入药。有人以此乌木为彼乌木,也拿着去入药,结果成了笑话。
由于阴沉木掘自地底,又有着神秘的黝黑色彩,人们难免会对它产生种种幻想,比如把它当成“辟邪之物”。据说阴沉木从明清以降就是最名贵的棺木材料。从材质上讲,阴沉木在埋藏的过程中容易因压力变形,而成为各种古怪的扭曲状,所以它并不适合做家具。除了利用其扭曲的纹理做成工艺品外,也许做棺木就是它最适宜、最符合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用途了。然而,且不说在今天人口众多的中国,用棺木土葬已经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风俗,对这样一种来自地底、最终不过是复归地底的东西,又何苦如此炒作呢?
何止是四川盆地的阴沉木。10月24日《新民周刊》报道,海南的花梨木(在植物学上属于黄檀类)因为家具收藏的带动,也被炒出了“天价”。“目前当地花梨木板材老料(存放百年以上)已经升至每斤9000元。一根板材老料往往重达几百斤,价值数十万元,当地人称之为‘木黄金’。”当一件东西被文化层层包裹,并进而卷进那些由发热的头脑制造的暴风骤雨式的交易之后,产生的状况,就再不是科学所能理解的了!
□刘夙(北京 科普作家)
【声明:本站内容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! 版权所有:新京报社】
2007-11-05 来源:新京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
由于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炭化的阴沉木,被认为是最好的殡葬用木材。 |
近日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的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引来了不少买家与媒体的注意。阴沉木,这种因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,由于被赋予了过多的文化意义,而成了一些人崇拜的对象。
近日,重庆某报报道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了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结果引来了不少外地买家意图收购,搞得当地的文管部门大为紧张。
阴沉木,是因各种自然原因埋进陆地上的沉积物中、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。木材之所以会炭化,是因为在沉积环境中,作为木材主要化学成分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因高压分解,其中的氢氧元素以水的形式逸失,碳元素的分量自然就增加了。当然,木材炭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,纤维素和木质素不是一下子就变成炭的,中间会形成许多复杂的过渡产物(如腐殖质等)。不过这些中间产物大多是深色的,所以阴沉木的色泽往往是黝黑黝黑的。
四川盆地之所以多出阴沉木,是因为其地质环境有利于木材的掩埋。在距今1.4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,发生了著名的“燕山运动”。太平洋板块向西碰撞亚洲板块,结果把亚洲板块撞出了许多褶皱,像是车祸后发生变形的车壳。四川盆地就是这个变形车壳中凹陷的地分,东部的巫山山脉则是隆起的部分。从此以后,滑坡、泥石流之类地质灾害就成了四川盆地的家常便饭。滑坡一旦发生,上面的森林也不免要跟着遭殃,最终被掩埋在盆地底部的滚滚激流下面,一层层地沉积起来。可以设想,再过几千万年,所有埋葬在地底的木材都会变成煤炭,那时候四川盆地也许会成为一个大煤田!
在科学上如此简单明了的事情,一旦沾了文化的边,就变复杂了。比如说,“阴沉木”这个名字就容易让人误解,以为它放在水里可下沉,其实不然。在商品材里面,比重大于水的可谓寥寥无几,而且都是产自热带的大乔木(如紫檀、黄檀之类),四川盆地是绝无出产的。在四川盆地出产的阴沉木主要属于柏、杉、楠、椆、枫杨(俗名麻柳)等树种,它们的木材比重都小于水,即使变成阴沉木,也还没有达到可以在水中下沉的地步。又比如说,川渝一带管阴沉木叫“乌木”,而有一类产自非洲和东南亚、颜色乌黑的红木木材也叫“乌木”,《本草纲目》还记载后者可以入药。有人以此乌木为彼乌木,也拿着去入药,结果成了笑话。
由于阴沉木掘自地底,又有着神秘的黝黑色彩,人们难免会对它产生种种幻想,比如把它当成“辟邪之物”。据说阴沉木从明清以降就是最名贵的棺木材料。从材质上讲,阴沉木在埋藏的过程中容易因压力变形,而成为各种古怪的扭曲状,所以它并不适合做家具。除了利用其扭曲的纹理做成工艺品外,也许做棺木就是它最适宜、最符合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用途了。然而,且不说在今天人口众多的中国,用棺木土葬已经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风俗,对这样一种来自地底、最终不过是复归地底的东西,又何苦如此炒作呢?
何止是四川盆地的阴沉木。10月24日《新民周刊》报道,海南的花梨木(在植物学上属于黄檀类)因为家具收藏的带动,也被炒出了“天价”。“目前当地花梨木板材老料(存放百年以上)已经升至每斤9000元。一根板材老料往往重达几百斤,价值数十万元,当地人称之为‘木黄金’。”当一件东西被文化层层包裹,并进而卷进那些由发热的头脑制造的暴风骤雨式的交易之后,产生的状况,就再不是科学所能理解的了!
□刘夙(北京 科普作家)
【声明:本站内容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! 版权所有:新京报社】
千年“阴沉木”变成文化的木材
2007-11-05 来源:新京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
由于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炭化的阴沉木,被认为是最好的殡葬用木材。 |
近日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的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引来了不少买家与媒体的注意。阴沉木,这种因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,由于被赋予了过多的文化意义,而成了一些人崇拜的对象。
近日,重庆某报报道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了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结果引来了不少外地买家意图收购,搞得当地的文管部门大为紧张。
阴沉木,是因各种自然原因埋进陆地上的沉积物中、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。木材之所以会炭化,是因为在沉积环境中,作为木材主要化学成分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因高压分解,其中的氢氧元素以水的形式逸失,碳元素的分量自然就增加了。当然,木材炭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,纤维素和木质素不是一下子就变成炭的,中间会形成许多复杂的过渡产物(如腐殖质等)。不过这些中间产物大多是深色的,所以阴沉木的色泽往往是黝黑黝黑的。
四川盆地之所以多出阴沉木,是因为其地质环境有利于木材的掩埋。在距今1.4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,发生了著名的“燕山运动”。太平洋板块向西碰撞亚洲板块,结果把亚洲板块撞出了许多褶皱,像是车祸后发生变形的车壳。四川盆地就是这个变形车壳中凹陷的地分,东部的巫山山脉则是隆起的部分。从此以后,滑坡、泥石流之类地质灾害就成了四川盆地的家常便饭。滑坡一旦发生,上面的森林也不免要跟着遭殃,最终被掩埋在盆地底部的滚滚激流下面,一层层地沉积起来。可以设想,再过几千万年,所有埋葬在地底的木材都会变成煤炭,那时候四川盆地也许会成为一个大煤田!
在科学上如此简单明了的事情,一旦沾了文化的边,就变复杂了。比如说,“阴沉木”这个名字就容易让人误解,以为它放在水里可下沉,其实不然。在商品材里面,比重大于水的可谓寥寥无几,而且都是产自热带的大乔木(如紫檀、黄檀之类),四川盆地是绝无出产的。在四川盆地出产的阴沉木主要属于柏、杉、楠、椆、枫杨(俗名麻柳)等树种,它们的木材比重都小于水,即使变成阴沉木,也还没有达到可以在水中下沉的地步。又比如说,川渝一带管阴沉木叫“乌木”,而有一类产自非洲和东南亚、颜色乌黑的红木木材也叫“乌木”,《本草纲目》还记载后者可以入药。有人以此乌木为彼乌木,也拿着去入药,结果成了笑话。
由于阴沉木掘自地底,又有着神秘的黝黑色彩,人们难免会对它产生种种幻想,比如把它当成“辟邪之物”。据说阴沉木从明清以降就是最名贵的棺木材料。从材质上讲,阴沉木在埋藏的过程中容易因压力变形,而成为各种古怪的扭曲状,所以它并不适合做家具。除了利用其扭曲的纹理做成工艺品外,也许做棺木就是它最适宜、最符合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用途了。然而,且不说在今天人口众多的中国,用棺木土葬已经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风俗,对这样一种来自地底、最终不过是复归地底的东西,又何苦如此炒作呢?
何止是四川盆地的阴沉木。10月24日《新民周刊》报道,海南的花梨木(在植物学上属于黄檀类)因为家具收藏的带动,也被炒出了“天价”。“目前当地花梨木板材老料(存放百年以上)已经升至每斤9000元。一根板材老料往往重达几百斤,价值数十万元,当地人称之为‘木黄金’。”当一件东西被文化层层包裹,并进而卷进那些由发热的头脑制造的暴风骤雨式的交易之后,产生的状况,就再不是科学所能理解的了!
□刘夙(北京 科普作家)
【声明:本站内容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! 版权所有:新京报社】
2007-11-05 来源:新京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
由于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炭化的阴沉木,被认为是最好的殡葬用木材。 |
近日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的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引来了不少买家与媒体的注意。阴沉木,这种因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,由于被赋予了过多的文化意义,而成了一些人崇拜的对象。
近日,重庆某报报道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了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结果引来了不少外地买家意图收购,搞得当地的文管部门大为紧张。
阴沉木,是因各种自然原因埋进陆地上的沉积物中、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。木材之所以会炭化,是因为在沉积环境中,作为木材主要化学成分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因高压分解,其中的氢氧元素以水的形式逸失,碳元素的分量自然就增加了。当然,木材炭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,纤维素和木质素不是一下子就变成炭的,中间会形成许多复杂的过渡产物(如腐殖质等)。不过这些中间产物大多是深色的,所以阴沉木的色泽往往是黝黑黝黑的。
四川盆地之所以多出阴沉木,是因为其地质环境有利于木材的掩埋。在距今1.4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,发生了著名的“燕山运动”。太平洋板块向西碰撞亚洲板块,结果把亚洲板块撞出了许多褶皱,像是车祸后发生变形的车壳。四川盆地就是这个变形车壳中凹陷的地分,东部的巫山山脉则是隆起的部分。从此以后,滑坡、泥石流之类地质灾害就成了四川盆地的家常便饭。滑坡一旦发生,上面的森林也不免要跟着遭殃,最终被掩埋在盆地底部的滚滚激流下面,一层层地沉积起来。可以设想,再过几千万年,所有埋葬在地底的木材都会变成煤炭,那时候四川盆地也许会成为一个大煤田!
在科学上如此简单明了的事情,一旦沾了文化的边,就变复杂了。比如说,“阴沉木”这个名字就容易让人误解,以为它放在水里可下沉,其实不然。在商品材里面,比重大于水的可谓寥寥无几,而且都是产自热带的大乔木(如紫檀、黄檀之类),四川盆地是绝无出产的。在四川盆地出产的阴沉木主要属于柏、杉、楠、椆、枫杨(俗名麻柳)等树种,它们的木材比重都小于水,即使变成阴沉木,也还没有达到可以在水中下沉的地步。又比如说,川渝一带管阴沉木叫“乌木”,而有一类产自非洲和东南亚、颜色乌黑的红木木材也叫“乌木”,《本草纲目》还记载后者可以入药。有人以此乌木为彼乌木,也拿着去入药,结果成了笑话。
由于阴沉木掘自地底,又有着神秘的黝黑色彩,人们难免会对它产生种种幻想,比如把它当成“辟邪之物”。据说阴沉木从明清以降就是最名贵的棺木材料。从材质上讲,阴沉木在埋藏的过程中容易因压力变形,而成为各种古怪的扭曲状,所以它并不适合做家具。除了利用其扭曲的纹理做成工艺品外,也许做棺木就是它最适宜、最符合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用途了。然而,且不说在今天人口众多的中国,用棺木土葬已经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风俗,对这样一种来自地底、最终不过是复归地底的东西,又何苦如此炒作呢?
何止是四川盆地的阴沉木。10月24日《新民周刊》报道,海南的花梨木(在植物学上属于黄檀类)因为家具收藏的带动,也被炒出了“天价”。“目前当地花梨木板材老料(存放百年以上)已经升至每斤9000元。一根板材老料往往重达几百斤,价值数十万元,当地人称之为‘木黄金’。”当一件东西被文化层层包裹,并进而卷进那些由发热的头脑制造的暴风骤雨式的交易之后,产生的状况,就再不是科学所能理解的了!
□刘夙(北京 科普作家)
【声明:本站内容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! 版权所有:新京报社】
2007-11-05 来源:新京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
由于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炭化的阴沉木,被认为是最好的殡葬用木材。 |
近日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的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引来了不少买家与媒体的注意。阴沉木,这种因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,由于被赋予了过多的文化意义,而成了一些人崇拜的对象。
近日,重庆某报报道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了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结果引来了不少外地买家意图收购,搞得当地的文管部门大为紧张。
阴沉木,是因各种自然原因埋进陆地上的沉积物中、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。木材之所以会炭化,是因为在沉积环境中,作为木材主要化学成分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因高压分解,其中的氢氧元素以水的形式逸失,碳元素的分量自然就增加了。当然,木材炭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,纤维素和木质素不是一下子就变成炭的,中间会形成许多复杂的过渡产物(如腐殖质等)。不过这些中间产物大多是深色的,所以阴沉木的色泽往往是黝黑黝黑的。
四川盆地之所以多出阴沉木,是因为其地质环境有利于木材的掩埋。在距今1.4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,发生了著名的“燕山运动”。太平洋板块向西碰撞亚洲板块,结果把亚洲板块撞出了许多褶皱,像是车祸后发生变形的车壳。四川盆地就是这个变形车壳中凹陷的地分,东部的巫山山脉则是隆起的部分。从此以后,滑坡、泥石流之类地质灾害就成了四川盆地的家常便饭。滑坡一旦发生,上面的森林也不免要跟着遭殃,最终被掩埋在盆地底部的滚滚激流下面,一层层地沉积起来。可以设想,再过几千万年,所有埋葬在地底的木材都会变成煤炭,那时候四川盆地也许会成为一个大煤田!
在科学上如此简单明了的事情,一旦沾了文化的边,就变复杂了。比如说,“阴沉木”这个名字就容易让人误解,以为它放在水里可下沉,其实不然。在商品材里面,比重大于水的可谓寥寥无几,而且都是产自热带的大乔木(如紫檀、黄檀之类),四川盆地是绝无出产的。在四川盆地出产的阴沉木主要属于柏、杉、楠、椆、枫杨(俗名麻柳)等树种,它们的木材比重都小于水,即使变成阴沉木,也还没有达到可以在水中下沉的地步。又比如说,川渝一带管阴沉木叫“乌木”,而有一类产自非洲和东南亚、颜色乌黑的红木木材也叫“乌木”,《本草纲目》还记载后者可以入药。有人以此乌木为彼乌木,也拿着去入药,结果成了笑话。
由于阴沉木掘自地底,又有着神秘的黝黑色彩,人们难免会对它产生种种幻想,比如把它当成“辟邪之物”。据说阴沉木从明清以降就是最名贵的棺木材料。从材质上讲,阴沉木在埋藏的过程中容易因压力变形,而成为各种古怪的扭曲状,所以它并不适合做家具。除了利用其扭曲的纹理做成工艺品外,也许做棺木就是它最适宜、最符合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用途了。然而,且不说在今天人口众多的中国,用棺木土葬已经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风俗,对这样一种来自地底、最终不过是复归地底的东西,又何苦如此炒作呢?
何止是四川盆地的阴沉木。10月24日《新民周刊》报道,海南的花梨木(在植物学上属于黄檀类)因为家具收藏的带动,也被炒出了“天价”。“目前当地花梨木板材老料(存放百年以上)已经升至每斤9000元。一根板材老料往往重达几百斤,价值数十万元,当地人称之为‘木黄金’。”当一件东西被文化层层包裹,并进而卷进那些由发热的头脑制造的暴风骤雨式的交易之后,产生的状况,就再不是科学所能理解的了!
□刘夙(北京 科普作家)
【声明:本站内容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! 版权所有:新京报社】
2007-11-05 来源:新京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
由于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炭化的阴沉木,被认为是最好的殡葬用木材。 |
近日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的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引来了不少买家与媒体的注意。阴沉木,这种因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,由于被赋予了过多的文化意义,而成了一些人崇拜的对象。
近日,重庆某报报道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了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结果引来了不少外地买家意图收购,搞得当地的文管部门大为紧张。
阴沉木,是因各种自然原因埋进陆地上的沉积物中、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。木材之所以会炭化,是因为在沉积环境中,作为木材主要化学成分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因高压分解,其中的氢氧元素以水的形式逸失,碳元素的分量自然就增加了。当然,木材炭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,纤维素和木质素不是一下子就变成炭的,中间会形成许多复杂的过渡产物(如腐殖质等)。不过这些中间产物大多是深色的,所以阴沉木的色泽往往是黝黑黝黑的。
四川盆地之所以多出阴沉木,是因为其地质环境有利于木材的掩埋。在距今1.4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,发生了著名的“燕山运动”。太平洋板块向西碰撞亚洲板块,结果把亚洲板块撞出了许多褶皱,像是车祸后发生变形的车壳。四川盆地就是这个变形车壳中凹陷的地分,东部的巫山山脉则是隆起的部分。从此以后,滑坡、泥石流之类地质灾害就成了四川盆地的家常便饭。滑坡一旦发生,上面的森林也不免要跟着遭殃,最终被掩埋在盆地底部的滚滚激流下面,一层层地沉积起来。可以设想,再过几千万年,所有埋葬在地底的木材都会变成煤炭,那时候四川盆地也许会成为一个大煤田!
在科学上如此简单明了的事情,一旦沾了文化的边,就变复杂了。比如说,“阴沉木”这个名字就容易让人误解,以为它放在水里可下沉,其实不然。在商品材里面,比重大于水的可谓寥寥无几,而且都是产自热带的大乔木(如紫檀、黄檀之类),四川盆地是绝无出产的。在四川盆地出产的阴沉木主要属于柏、杉、楠、椆、枫杨(俗名麻柳)等树种,它们的木材比重都小于水,即使变成阴沉木,也还没有达到可以在水中下沉的地步。又比如说,川渝一带管阴沉木叫“乌木”,而有一类产自非洲和东南亚、颜色乌黑的红木木材也叫“乌木”,《本草纲目》还记载后者可以入药。有人以此乌木为彼乌木,也拿着去入药,结果成了笑话。
由于阴沉木掘自地底,又有着神秘的黝黑色彩,人们难免会对它产生种种幻想,比如把它当成“辟邪之物”。据说阴沉木从明清以降就是最名贵的棺木材料。从材质上讲,阴沉木在埋藏的过程中容易因压力变形,而成为各种古怪的扭曲状,所以它并不适合做家具。除了利用其扭曲的纹理做成工艺品外,也许做棺木就是它最适宜、最符合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用途了。然而,且不说在今天人口众多的中国,用棺木土葬已经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风俗,对这样一种来自地底、最终不过是复归地底的东西,又何苦如此炒作呢?
何止是四川盆地的阴沉木。10月24日《新民周刊》报道,海南的花梨木(在植物学上属于黄檀类)因为家具收藏的带动,也被炒出了“天价”。“目前当地花梨木板材老料(存放百年以上)已经升至每斤9000元。一根板材老料往往重达几百斤,价值数十万元,当地人称之为‘木黄金’。”当一件东西被文化层层包裹,并进而卷进那些由发热的头脑制造的暴风骤雨式的交易之后,产生的状况,就再不是科学所能理解的了!
□刘夙(北京 科普作家)
【声明:本站内容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! 版权所有:新京报社】
2007-11-05 来源:新京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
由于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炭化的阴沉木,被认为是最好的殡葬用木材。 |
近日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的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引来了不少买家与媒体的注意。阴沉木,这种因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,由于被赋予了过多的文化意义,而成了一些人崇拜的对象。
近日,重庆某报报道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了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结果引来了不少外地买家意图收购,搞得当地的文管部门大为紧张。
阴沉木,是因各种自然原因埋进陆地上的沉积物中、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。木材之所以会炭化,是因为在沉积环境中,作为木材主要化学成分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因高压分解,其中的氢氧元素以水的形式逸失,碳元素的分量自然就增加了。当然,木材炭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,纤维素和木质素不是一下子就变成炭的,中间会形成许多复杂的过渡产物(如腐殖质等)。不过这些中间产物大多是深色的,所以阴沉木的色泽往往是黝黑黝黑的。
四川盆地之所以多出阴沉木,是因为其地质环境有利于木材的掩埋。在距今1.4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,发生了著名的“燕山运动”。太平洋板块向西碰撞亚洲板块,结果把亚洲板块撞出了许多褶皱,像是车祸后发生变形的车壳。四川盆地就是这个变形车壳中凹陷的地分,东部的巫山山脉则是隆起的部分。从此以后,滑坡、泥石流之类地质灾害就成了四川盆地的家常便饭。滑坡一旦发生,上面的森林也不免要跟着遭殃,最终被掩埋在盆地底部的滚滚激流下面,一层层地沉积起来。可以设想,再过几千万年,所有埋葬在地底的木材都会变成煤炭,那时候四川盆地也许会成为一个大煤田!
在科学上如此简单明了的事情,一旦沾了文化的边,就变复杂了。比如说,“阴沉木”这个名字就容易让人误解,以为它放在水里可下沉,其实不然。在商品材里面,比重大于水的可谓寥寥无几,而且都是产自热带的大乔木(如紫檀、黄檀之类),四川盆地是绝无出产的。在四川盆地出产的阴沉木主要属于柏、杉、楠、椆、枫杨(俗名麻柳)等树种,它们的木材比重都小于水,即使变成阴沉木,也还没有达到可以在水中下沉的地步。又比如说,川渝一带管阴沉木叫“乌木”,而有一类产自非洲和东南亚、颜色乌黑的红木木材也叫“乌木”,《本草纲目》还记载后者可以入药。有人以此乌木为彼乌木,也拿着去入药,结果成了笑话。
由于阴沉木掘自地底,又有着神秘的黝黑色彩,人们难免会对它产生种种幻想,比如把它当成“辟邪之物”。据说阴沉木从明清以降就是最名贵的棺木材料。从材质上讲,阴沉木在埋藏的过程中容易因压力变形,而成为各种古怪的扭曲状,所以它并不适合做家具。除了利用其扭曲的纹理做成工艺品外,也许做棺木就是它最适宜、最符合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用途了。然而,且不说在今天人口众多的中国,用棺木土葬已经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风俗,对这样一种来自地底、最终不过是复归地底的东西,又何苦如此炒作呢?
何止是四川盆地的阴沉木。10月24日《新民周刊》报道,海南的花梨木(在植物学上属于黄檀类)因为家具收藏的带动,也被炒出了“天价”。“目前当地花梨木板材老料(存放百年以上)已经升至每斤9000元。一根板材老料往往重达几百斤,价值数十万元,当地人称之为‘木黄金’。”当一件东西被文化层层包裹,并进而卷进那些由发热的头脑制造的暴风骤雨式的交易之后,产生的状况,就再不是科学所能理解的了!
□刘夙(北京 科普作家)
【声明:本站内容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! 版权所有:新京报社】
2007-11-05 来源:新京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
由于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炭化的阴沉木,被认为是最好的殡葬用木材。 |
近日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的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引来了不少买家与媒体的注意。阴沉木,这种因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,由于被赋予了过多的文化意义,而成了一些人崇拜的对象。
近日,重庆某报报道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了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结果引来了不少外地买家意图收购,搞得当地的文管部门大为紧张。
阴沉木,是因各种自然原因埋进陆地上的沉积物中、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。木材之所以会炭化,是因为在沉积环境中,作为木材主要化学成分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因高压分解,其中的氢氧元素以水的形式逸失,碳元素的分量自然就增加了。当然,木材炭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,纤维素和木质素不是一下子就变成炭的,中间会形成许多复杂的过渡产物(如腐殖质等)。不过这些中间产物大多是深色的,所以阴沉木的色泽往往是黝黑黝黑的。
四川盆地之所以多出阴沉木,是因为其地质环境有利于木材的掩埋。在距今1.4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,发生了著名的“燕山运动”。太平洋板块向西碰撞亚洲板块,结果把亚洲板块撞出了许多褶皱,像是车祸后发生变形的车壳。四川盆地就是这个变形车壳中凹陷的地分,东部的巫山山脉则是隆起的部分。从此以后,滑坡、泥石流之类地质灾害就成了四川盆地的家常便饭。滑坡一旦发生,上面的森林也不免要跟着遭殃,最终被掩埋在盆地底部的滚滚激流下面,一层层地沉积起来。可以设想,再过几千万年,所有埋葬在地底的木材都会变成煤炭,那时候四川盆地也许会成为一个大煤田!
在科学上如此简单明了的事情,一旦沾了文化的边,就变复杂了。比如说,“阴沉木”这个名字就容易让人误解,以为它放在水里可下沉,其实不然。在商品材里面,比重大于水的可谓寥寥无几,而且都是产自热带的大乔木(如紫檀、黄檀之类),四川盆地是绝无出产的。在四川盆地出产的阴沉木主要属于柏、杉、楠、椆、枫杨(俗名麻柳)等树种,它们的木材比重都小于水,即使变成阴沉木,也还没有达到可以在水中下沉的地步。又比如说,川渝一带管阴沉木叫“乌木”,而有一类产自非洲和东南亚、颜色乌黑的红木木材也叫“乌木”,《本草纲目》还记载后者可以入药。有人以此乌木为彼乌木,也拿着去入药,结果成了笑话。
由于阴沉木掘自地底,又有着神秘的黝黑色彩,人们难免会对它产生种种幻想,比如把它当成“辟邪之物”。据说阴沉木从明清以降就是最名贵的棺木材料。从材质上讲,阴沉木在埋藏的过程中容易因压力变形,而成为各种古怪的扭曲状,所以它并不适合做家具。除了利用其扭曲的纹理做成工艺品外,也许做棺木就是它最适宜、最符合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用途了。然而,且不说在今天人口众多的中国,用棺木土葬已经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风俗,对这样一种来自地底、最终不过是复归地底的东西,又何苦如此炒作呢?
何止是四川盆地的阴沉木。10月24日《新民周刊》报道,海南的花梨木(在植物学上属于黄檀类)因为家具收藏的带动,也被炒出了“天价”。“目前当地花梨木板材老料(存放百年以上)已经升至每斤9000元。一根板材老料往往重达几百斤,价值数十万元,当地人称之为‘木黄金’。”当一件东西被文化层层包裹,并进而卷进那些由发热的头脑制造的暴风骤雨式的交易之后,产生的状况,就再不是科学所能理解的了!
□刘夙(北京 科普作家)
【声明:本站内容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! 版权所有:新京报社】
千年“阴沉木”变成文化的木材
2007-11-05 来源:新京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
由于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炭化的阴沉木,被认为是最好的殡葬用木材。 |
近日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的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引来了不少买家与媒体的注意。阴沉木,这种因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,由于被赋予了过多的文化意义,而成了一些人崇拜的对象。
近日,重庆某报报道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了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结果引来了不少外地买家意图收购,搞得当地的文管部门大为紧张。
阴沉木,是因各种自然原因埋进陆地上的沉积物中、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。木材之所以会炭化,是因为在沉积环境中,作为木材主要化学成分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因高压分解,其中的氢氧元素以水的形式逸失,碳元素的分量自然就增加了。当然,木材炭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,纤维素和木质素不是一下子就变成炭的,中间会形成许多复杂的过渡产物(如腐殖质等)。不过这些中间产物大多是深色的,所以阴沉木的色泽往往是黝黑黝黑的。
四川盆地之所以多出阴沉木,是因为其地质环境有利于木材的掩埋。在距今1.4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,发生了著名的“燕山运动”。太平洋板块向西碰撞亚洲板块,结果把亚洲板块撞出了许多褶皱,像是车祸后发生变形的车壳。四川盆地就是这个变形车壳中凹陷的地分,东部的巫山山脉则是隆起的部分。从此以后,滑坡、泥石流之类地质灾害就成了四川盆地的家常便饭。滑坡一旦发生,上面的森林也不免要跟着遭殃,最终被掩埋在盆地底部的滚滚激流下面,一层层地沉积起来。可以设想,再过几千万年,所有埋葬在地底的木材都会变成煤炭,那时候四川盆地也许会成为一个大煤田!
在科学上如此简单明了的事情,一旦沾了文化的边,就变复杂了。比如说,“阴沉木”这个名字就容易让人误解,以为它放在水里可下沉,其实不然。在商品材里面,比重大于水的可谓寥寥无几,而且都是产自热带的大乔木(如紫檀、黄檀之类),四川盆地是绝无出产的。在四川盆地出产的阴沉木主要属于柏、杉、楠、椆、枫杨(俗名麻柳)等树种,它们的木材比重都小于水,即使变成阴沉木,也还没有达到可以在水中下沉的地步。又比如说,川渝一带管阴沉木叫“乌木”,而有一类产自非洲和东南亚、颜色乌黑的红木木材也叫“乌木”,《本草纲目》还记载后者可以入药。有人以此乌木为彼乌木,也拿着去入药,结果成了笑话。
由于阴沉木掘自地底,又有着神秘的黝黑色彩,人们难免会对它产生种种幻想,比如把它当成“辟邪之物”。据说阴沉木从明清以降就是最名贵的棺木材料。从材质上讲,阴沉木在埋藏的过程中容易因压力变形,而成为各种古怪的扭曲状,所以它并不适合做家具。除了利用其扭曲的纹理做成工艺品外,也许做棺木就是它最适宜、最符合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用途了。然而,且不说在今天人口众多的中国,用棺木土葬已经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风俗,对这样一种来自地底、最终不过是复归地底的东西,又何苦如此炒作呢?
何止是四川盆地的阴沉木。10月24日《新民周刊》报道,海南的花梨木(在植物学上属于黄檀类)因为家具收藏的带动,也被炒出了“天价”。“目前当地花梨木板材老料(存放百年以上)已经升至每斤9000元。一根板材老料往往重达几百斤,价值数十万元,当地人称之为‘木黄金’。”当一件东西被文化层层包裹,并进而卷进那些由发热的头脑制造的暴风骤雨式的交易之后,产生的状况,就再不是科学所能理解的了!
□刘夙(北京 科普作家)
【声明:本站内容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! 版权所有:新京报社】
2007-11-05 来源:新京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
由于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炭化的阴沉木,被认为是最好的殡葬用木材。 |
近日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的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引来了不少买家与媒体的注意。阴沉木,这种因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,由于被赋予了过多的文化意义,而成了一些人崇拜的对象。
近日,重庆某报报道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了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结果引来了不少外地买家意图收购,搞得当地的文管部门大为紧张。
阴沉木,是因各种自然原因埋进陆地上的沉积物中、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。木材之所以会炭化,是因为在沉积环境中,作为木材主要化学成分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因高压分解,其中的氢氧元素以水的形式逸失,碳元素的分量自然就增加了。当然,木材炭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,纤维素和木质素不是一下子就变成炭的,中间会形成许多复杂的过渡产物(如腐殖质等)。不过这些中间产物大多是深色的,所以阴沉木的色泽往往是黝黑黝黑的。
四川盆地之所以多出阴沉木,是因为其地质环境有利于木材的掩埋。在距今1.4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,发生了著名的“燕山运动”。太平洋板块向西碰撞亚洲板块,结果把亚洲板块撞出了许多褶皱,像是车祸后发生变形的车壳。四川盆地就是这个变形车壳中凹陷的地分,东部的巫山山脉则是隆起的部分。从此以后,滑坡、泥石流之类地质灾害就成了四川盆地的家常便饭。滑坡一旦发生,上面的森林也不免要跟着遭殃,最终被掩埋在盆地底部的滚滚激流下面,一层层地沉积起来。可以设想,再过几千万年,所有埋葬在地底的木材都会变成煤炭,那时候四川盆地也许会成为一个大煤田!
在科学上如此简单明了的事情,一旦沾了文化的边,就变复杂了。比如说,“阴沉木”这个名字就容易让人误解,以为它放在水里可下沉,其实不然。在商品材里面,比重大于水的可谓寥寥无几,而且都是产自热带的大乔木(如紫檀、黄檀之类),四川盆地是绝无出产的。在四川盆地出产的阴沉木主要属于柏、杉、楠、椆、枫杨(俗名麻柳)等树种,它们的木材比重都小于水,即使变成阴沉木,也还没有达到可以在水中下沉的地步。又比如说,川渝一带管阴沉木叫“乌木”,而有一类产自非洲和东南亚、颜色乌黑的红木木材也叫“乌木”,《本草纲目》还记载后者可以入药。有人以此乌木为彼乌木,也拿着去入药,结果成了笑话。
由于阴沉木掘自地底,又有着神秘的黝黑色彩,人们难免会对它产生种种幻想,比如把它当成“辟邪之物”。据说阴沉木从明清以降就是最名贵的棺木材料。从材质上讲,阴沉木在埋藏的过程中容易因压力变形,而成为各种古怪的扭曲状,所以它并不适合做家具。除了利用其扭曲的纹理做成工艺品外,也许做棺木就是它最适宜、最符合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用途了。然而,且不说在今天人口众多的中国,用棺木土葬已经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风俗,对这样一种来自地底、最终不过是复归地底的东西,又何苦如此炒作呢?
何止是四川盆地的阴沉木。10月24日《新民周刊》报道,海南的花梨木(在植物学上属于黄檀类)因为家具收藏的带动,也被炒出了“天价”。“目前当地花梨木板材老料(存放百年以上)已经升至每斤9000元。一根板材老料往往重达几百斤,价值数十万元,当地人称之为‘木黄金’。”当一件东西被文化层层包裹,并进而卷进那些由发热的头脑制造的暴风骤雨式的交易之后,产生的状况,就再不是科学所能理解的了!
□刘夙(北京 科普作家)
【声明:本站内容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! 版权所有:新京报社】
2007-11-05 来源:新京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
由于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炭化的阴沉木,被认为是最好的殡葬用木材。 |
近日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的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引来了不少买家与媒体的注意。阴沉木,这种因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,由于被赋予了过多的文化意义,而成了一些人崇拜的对象。
近日,重庆某报报道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了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结果引来了不少外地买家意图收购,搞得当地的文管部门大为紧张。
阴沉木,是因各种自然原因埋进陆地上的沉积物中、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。木材之所以会炭化,是因为在沉积环境中,作为木材主要化学成分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因高压分解,其中的氢氧元素以水的形式逸失,碳元素的分量自然就增加了。当然,木材炭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,纤维素和木质素不是一下子就变成炭的,中间会形成许多复杂的过渡产物(如腐殖质等)。不过这些中间产物大多是深色的,所以阴沉木的色泽往往是黝黑黝黑的。
四川盆地之所以多出阴沉木,是因为其地质环境有利于木材的掩埋。在距今1.4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,发生了著名的“燕山运动”。太平洋板块向西碰撞亚洲板块,结果把亚洲板块撞出了许多褶皱,像是车祸后发生变形的车壳。四川盆地就是这个变形车壳中凹陷的地分,东部的巫山山脉则是隆起的部分。从此以后,滑坡、泥石流之类地质灾害就成了四川盆地的家常便饭。滑坡一旦发生,上面的森林也不免要跟着遭殃,最终被掩埋在盆地底部的滚滚激流下面,一层层地沉积起来。可以设想,再过几千万年,所有埋葬在地底的木材都会变成煤炭,那时候四川盆地也许会成为一个大煤田!
在科学上如此简单明了的事情,一旦沾了文化的边,就变复杂了。比如说,“阴沉木”这个名字就容易让人误解,以为它放在水里可下沉,其实不然。在商品材里面,比重大于水的可谓寥寥无几,而且都是产自热带的大乔木(如紫檀、黄檀之类),四川盆地是绝无出产的。在四川盆地出产的阴沉木主要属于柏、杉、楠、椆、枫杨(俗名麻柳)等树种,它们的木材比重都小于水,即使变成阴沉木,也还没有达到可以在水中下沉的地步。又比如说,川渝一带管阴沉木叫“乌木”,而有一类产自非洲和东南亚、颜色乌黑的红木木材也叫“乌木”,《本草纲目》还记载后者可以入药。有人以此乌木为彼乌木,也拿着去入药,结果成了笑话。
由于阴沉木掘自地底,又有着神秘的黝黑色彩,人们难免会对它产生种种幻想,比如把它当成“辟邪之物”。据说阴沉木从明清以降就是最名贵的棺木材料。从材质上讲,阴沉木在埋藏的过程中容易因压力变形,而成为各种古怪的扭曲状,所以它并不适合做家具。除了利用其扭曲的纹理做成工艺品外,也许做棺木就是它最适宜、最符合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用途了。然而,且不说在今天人口众多的中国,用棺木土葬已经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风俗,对这样一种来自地底、最终不过是复归地底的东西,又何苦如此炒作呢?
何止是四川盆地的阴沉木。10月24日《新民周刊》报道,海南的花梨木(在植物学上属于黄檀类)因为家具收藏的带动,也被炒出了“天价”。“目前当地花梨木板材老料(存放百年以上)已经升至每斤9000元。一根板材老料往往重达几百斤,价值数十万元,当地人称之为‘木黄金’。”当一件东西被文化层层包裹,并进而卷进那些由发热的头脑制造的暴风骤雨式的交易之后,产生的状况,就再不是科学所能理解的了!
□刘夙(北京 科普作家)
【声明:本站内容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! 版权所有:新京报社】
2007-11-05 来源:新京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
由于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炭化的阴沉木,被认为是最好的殡葬用木材。 |
近日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的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引来了不少买家与媒体的注意。阴沉木,这种因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,由于被赋予了过多的文化意义,而成了一些人崇拜的对象。
近日,重庆某报报道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了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结果引来了不少外地买家意图收购,搞得当地的文管部门大为紧张。
阴沉木,是因各种自然原因埋进陆地上的沉积物中、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。木材之所以会炭化,是因为在沉积环境中,作为木材主要化学成分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因高压分解,其中的氢氧元素以水的形式逸失,碳元素的分量自然就增加了。当然,木材炭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,纤维素和木质素不是一下子就变成炭的,中间会形成许多复杂的过渡产物(如腐殖质等)。不过这些中间产物大多是深色的,所以阴沉木的色泽往往是黝黑黝黑的。
四川盆地之所以多出阴沉木,是因为其地质环境有利于木材的掩埋。在距今1.4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,发生了著名的“燕山运动”。太平洋板块向西碰撞亚洲板块,结果把亚洲板块撞出了许多褶皱,像是车祸后发生变形的车壳。四川盆地就是这个变形车壳中凹陷的地分,东部的巫山山脉则是隆起的部分。从此以后,滑坡、泥石流之类地质灾害就成了四川盆地的家常便饭。滑坡一旦发生,上面的森林也不免要跟着遭殃,最终被掩埋在盆地底部的滚滚激流下面,一层层地沉积起来。可以设想,再过几千万年,所有埋葬在地底的木材都会变成煤炭,那时候四川盆地也许会成为一个大煤田!
在科学上如此简单明了的事情,一旦沾了文化的边,就变复杂了。比如说,“阴沉木”这个名字就容易让人误解,以为它放在水里可下沉,其实不然。在商品材里面,比重大于水的可谓寥寥无几,而且都是产自热带的大乔木(如紫檀、黄檀之类),四川盆地是绝无出产的。在四川盆地出产的阴沉木主要属于柏、杉、楠、椆、枫杨(俗名麻柳)等树种,它们的木材比重都小于水,即使变成阴沉木,也还没有达到可以在水中下沉的地步。又比如说,川渝一带管阴沉木叫“乌木”,而有一类产自非洲和东南亚、颜色乌黑的红木木材也叫“乌木”,《本草纲目》还记载后者可以入药。有人以此乌木为彼乌木,也拿着去入药,结果成了笑话。
由于阴沉木掘自地底,又有着神秘的黝黑色彩,人们难免会对它产生种种幻想,比如把它当成“辟邪之物”。据说阴沉木从明清以降就是最名贵的棺木材料。从材质上讲,阴沉木在埋藏的过程中容易因压力变形,而成为各种古怪的扭曲状,所以它并不适合做家具。除了利用其扭曲的纹理做成工艺品外,也许做棺木就是它最适宜、最符合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用途了。然而,且不说在今天人口众多的中国,用棺木土葬已经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风俗,对这样一种来自地底、最终不过是复归地底的东西,又何苦如此炒作呢?
何止是四川盆地的阴沉木。10月24日《新民周刊》报道,海南的花梨木(在植物学上属于黄檀类)因为家具收藏的带动,也被炒出了“天价”。“目前当地花梨木板材老料(存放百年以上)已经升至每斤9000元。一根板材老料往往重达几百斤,价值数十万元,当地人称之为‘木黄金’。”当一件东西被文化层层包裹,并进而卷进那些由发热的头脑制造的暴风骤雨式的交易之后,产生的状况,就再不是科学所能理解的了!
□刘夙(北京 科普作家)
【声明:本站内容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! 版权所有:新京报社】
2007-11-05 来源:新京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
由于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炭化的阴沉木,被认为是最好的殡葬用木材。 |
近日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的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引来了不少买家与媒体的注意。阴沉木,这种因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,由于被赋予了过多的文化意义,而成了一些人崇拜的对象。
近日,重庆某报报道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了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结果引来了不少外地买家意图收购,搞得当地的文管部门大为紧张。
阴沉木,是因各种自然原因埋进陆地上的沉积物中、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。木材之所以会炭化,是因为在沉积环境中,作为木材主要化学成分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因高压分解,其中的氢氧元素以水的形式逸失,碳元素的分量自然就增加了。当然,木材炭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,纤维素和木质素不是一下子就变成炭的,中间会形成许多复杂的过渡产物(如腐殖质等)。不过这些中间产物大多是深色的,所以阴沉木的色泽往往是黝黑黝黑的。
四川盆地之所以多出阴沉木,是因为其地质环境有利于木材的掩埋。在距今1.4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,发生了著名的“燕山运动”。太平洋板块向西碰撞亚洲板块,结果把亚洲板块撞出了许多褶皱,像是车祸后发生变形的车壳。四川盆地就是这个变形车壳中凹陷的地分,东部的巫山山脉则是隆起的部分。从此以后,滑坡、泥石流之类地质灾害就成了四川盆地的家常便饭。滑坡一旦发生,上面的森林也不免要跟着遭殃,最终被掩埋在盆地底部的滚滚激流下面,一层层地沉积起来。可以设想,再过几千万年,所有埋葬在地底的木材都会变成煤炭,那时候四川盆地也许会成为一个大煤田!
在科学上如此简单明了的事情,一旦沾了文化的边,就变复杂了。比如说,“阴沉木”这个名字就容易让人误解,以为它放在水里可下沉,其实不然。在商品材里面,比重大于水的可谓寥寥无几,而且都是产自热带的大乔木(如紫檀、黄檀之类),四川盆地是绝无出产的。在四川盆地出产的阴沉木主要属于柏、杉、楠、椆、枫杨(俗名麻柳)等树种,它们的木材比重都小于水,即使变成阴沉木,也还没有达到可以在水中下沉的地步。又比如说,川渝一带管阴沉木叫“乌木”,而有一类产自非洲和东南亚、颜色乌黑的红木木材也叫“乌木”,《本草纲目》还记载后者可以入药。有人以此乌木为彼乌木,也拿着去入药,结果成了笑话。
由于阴沉木掘自地底,又有着神秘的黝黑色彩,人们难免会对它产生种种幻想,比如把它当成“辟邪之物”。据说阴沉木从明清以降就是最名贵的棺木材料。从材质上讲,阴沉木在埋藏的过程中容易因压力变形,而成为各种古怪的扭曲状,所以它并不适合做家具。除了利用其扭曲的纹理做成工艺品外,也许做棺木就是它最适宜、最符合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用途了。然而,且不说在今天人口众多的中国,用棺木土葬已经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风俗,对这样一种来自地底、最终不过是复归地底的东西,又何苦如此炒作呢?
何止是四川盆地的阴沉木。10月24日《新民周刊》报道,海南的花梨木(在植物学上属于黄檀类)因为家具收藏的带动,也被炒出了“天价”。“目前当地花梨木板材老料(存放百年以上)已经升至每斤9000元。一根板材老料往往重达几百斤,价值数十万元,当地人称之为‘木黄金’。”当一件东西被文化层层包裹,并进而卷进那些由发热的头脑制造的暴风骤雨式的交易之后,产生的状况,就再不是科学所能理解的了!
□刘夙(北京 科普作家)
【声明:本站内容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! 版权所有:新京报社】
2007-11-05 来源:新京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
由于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炭化的阴沉木,被认为是最好的殡葬用木材。 |
近日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的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引来了不少买家与媒体的注意。阴沉木,这种因自然原因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,由于被赋予了过多的文化意义,而成了一些人崇拜的对象。
近日,重庆某报报道,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发现了一根巨大的千年阴沉木,结果引来了不少外地买家意图收购,搞得当地的文管部门大为紧张。
阴沉木,是因各种自然原因埋进陆地上的沉积物中、发生一定程度的炭化的木材。木材之所以会炭化,是因为在沉积环境中,作为木材主要化学成分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因高压分解,其中的氢氧元素以水的形式逸失,碳元素的分量自然就增加了。当然,木材炭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,纤维素和木质素不是一下子就变成炭的,中间会形成许多复杂的过渡产物(如腐殖质等)。不过这些中间产物大多是深色的,所以阴沉木的色泽往往是黝黑黝黑的。
四川盆地之所以多出阴沉木,是因为其地质环境有利于木材的掩埋。在距今1.4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,发生了著名的“燕山运动”。太平洋板块向西碰撞亚洲板块,结果把亚洲板块撞出了许多褶皱,像是车祸后发生变形的车壳。四川盆地就是这个变形车壳中凹陷的地分,东部的巫山山脉则是隆起的部分。从此以后,滑坡、泥石流之类地质灾害就成了四川盆地的家常便饭。滑坡一旦发生,上面的森林也不免要跟着遭殃,最终被掩埋在盆地底部的滚滚激流下面,一层层地沉积起来。可以设想,再过几千万年,所有埋葬在地底的木材都会变成煤炭,那时候四川盆地也许会成为一个大煤田!
在科学上如此简单明了的事情,一旦沾了文化的边,就变复杂了。比如说,“阴沉木”这个名字就容易让人误解,以为它放在水里可下沉,其实不然。在商品材里面,比重大于水的可谓寥寥无几,而且都是产自热带的大乔木(如紫檀、黄檀之类),四川盆地是绝无出产的。在四川盆地出产的阴沉木主要属于柏、杉、楠、椆、枫杨(俗名麻柳)等树种,它们的木材比重都小于水,即使变成阴沉木,也还没有达到可以在水中下沉的地步。又比如说,川渝一带管阴沉木叫“乌木”,而有一类产自非洲和东南亚、颜色乌黑的红木木材也叫“乌木”,《本草纲目》还记载后者可以入药。有人以此乌木为彼乌木,也拿着去入药,结果成了笑话。
由于阴沉木掘自地底,又有着神秘的黝黑色彩,人们难免会对它产生种种幻想,比如把它当成“辟邪之物”。据说阴沉木从明清以降就是最名贵的棺木材料。从材质上讲,阴沉木在埋藏的过程中容易因压力变形,而成为各种古怪的扭曲状,所以它并不适合做家具。除了利用其扭曲的纹理做成工艺品外,也许做棺木就是它最适宜、最符合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用途了。然而,且不说在今天人口众多的中国,用棺木土葬已经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风俗,对这样一种来自地底、最终不过是复归地底的东西,又何苦如此炒作呢?
何止是四川盆地的阴沉木。10月24日《新民周刊》报道,海南的花梨木(在植物学上属于黄檀类)因为家具收藏的带动,也被炒出了“天价”。“目前当地花梨木板材老料(存放百年以上)已经升至每斤9000元。一根板材老料往往重达几百斤,价值数十万元,当地人称之为‘木黄金’。”当一件东西被文化层层包裹,并进而卷进那些由发热的头脑制造的暴风骤雨式的交易之后,产生的状况,就再不是科学所能理解的了!
□刘夙(北京 科普作家)
【声明:本站内容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! 版权所有:新京报社】